三国时代,有个名叫刘晔的谋士,因足智多谋、善于应变、功勋卓著而被列传。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伟人在《刘晔传》上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刘晔,出生年月不详,字子扬,淮南成德人。父亲刘普,兄长刘涣。刘晔幼时即现聪颖,七岁那年,其母因病垂危,弥留之时,她对刘晔说:"你父亲宠信的那个近侍,为人不善,时有诬害他人之举,我担心自己死后,此人会滋劣端,希望你和你哥长大后,能够除掉此人。"
刘晔牢记母亲遗命,十三岁那年,设计斩杀了父亲的那个侍者,然后坦然地向父亲请罪。刘普先是大怒,但在听罢刘晔的解释后,还是认同了亡妻及刘晔对那个侍者的评介,故不仅没有苛责刘晔,反而予以欣赏。汝南有个名叫许劭之士,善于观人面相,预测未来,他到扬州避难时,观察了刘晔,称刘晔拥有佐世之才。
东汉末年,因于战乱,扬州之地的豪强如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内中尤以郑宝一路最为当地士民忌惮。郑宝看中刘晔的声名,欲逼他依附自己。刘晔得知此情急避,恰逢此时曹操的使者到达扬州。刘晔便去寻见使者,并邀使者到其宅邸欢宴数日。郑宝闻知,带着数百精悍手下及牛、酒等礼,前往迎接使者。刘晔将郑宝部众安排在中门外就餐,自己则与使者在内庭中宴请郑宝,并趁机斩了郑宝,将其首出示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然后有条有理陈述祸福利弊,很快赢得郑宝部众认同并予归服。刘晔不想自己拥兵,遂将这些壮士转给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因为兵强马壮,平稳驾驭着江淮一带的治安。新兴势力孙策,为了扩疆,"伪与勋好盟",遣派使节奉送厚礼给刘勋,请他出兵攻打上缭城。刘勋收得财宝,十分高兴地应允。刘晔力劝:"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若军今出,祸今至矣。"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等到刘勋兵疲,孙策发兵突袭。刘勋大败,投靠曹操,刘晔同往。
曹操占据寿春后,当时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据险而守。曹操欲除这颗心患,但很多人认为,陈策居于乡野,无足轻重,不应征伐。但刘晔认为先予劝降,如陈策不听,再予重兵剿之。曹操依刘晔之策施行,不仅平定了陈策,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曹操在战后提升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公元215年,曹操征伐汉中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其时张鲁之弟张卫,领兵坚守山势险峻的阳平山。因久攻难克,曹操打算撤军。就在夏侯惇和许褚呼叫攻山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