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而上,俘虏了关羽,并将关羽押送到孙权那里。
孙权念及关羽为人忠勇仗义,不想斩杀关羽,欲行劝降关羽为其所用,但关羽不仅不降,反而大骂孙权,什么难听的话就骂什么。即便如此,孙权还是犹豫不决。这时孙权的主簿左咸出场了,左咸建议孙权杀了关羽,所持理由很有说服力,具体就是:当初曹操对关羽那么好,不是三天小宴招待,就是五天大宴盛请,不是上马提金,就是下马提银,但关羽就是不领曹操这份情。等到闻知刘备下落,即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毫不手软。关羽此次北伐曹魏,更是杀戮果断,凶恶毕露。如果留下关羽,无异自酿隐患,自置危险,自找苦吃。孙权听罢,思考良久,最后下令斩了关羽。
接下去就说正史。一般而言,正史的记载比较符合常理。正史上孙权在实施偷袭荆州前,将所有决策都谋划好了,包括偷袭不成功怎么办,偷袭成功了如何守城,如何安抚投降蜀军与荆州住民,杀不杀关羽等蜀汉将领等,全像时下的电影剧本般,写得妥妥的清楚。事实上,那时的交通条件、通讯条件都不好,如果实行即时汇报,即使快马再是加鞭,也难以为继。这也就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语畅行的原因。
正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后,向西北方向突围,结果在离麦城西北约130公里的一个叫临沮的地方,被潘璋部将马忠所俘虏,随后关羽与关平父子就被杀害于临沮,但具体凶手是谁,无有记载,只知俘虏关羽者为马忠,但马忠是不是亲手杀了关羽,则无一点史料佐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羽被俘后,是被"斩立决"的,根本没有被押送到孙权那里这个桥段。但由于孙权事前认可了,也就是批准了那个类似时下电影剧本的作战计划,因此不管是马忠杀了关羽,还是小兵小卒杀了关羽,都是执行孙权的命令,故关羽应属孙权杀的。
孙权杀关羽,有着三个原因:一是刘备借了荆州多年拒还一事,已致周瑜、鲁肃两都督带着遗憾死去,此番强行夺还荆州,必定得罪刘备,因此杀掉关羽,可以减少日后蜀汉与东吴彻底反目后的一个劲敌;二是关羽深耕荆州军务多年,荆州水域纵横,防守攻击必靠水军,因此关羽是刘备手下唯一懂得水军作战规律的将领,留下关羽,等于给东吴水军预备了一个"克星";三是孙权想用关羽首级,向曹操献纳一个"投名状",意思是说我按照你的要求,捅了关羽一刀,今后你可别翻脸不认人。再一个是,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也可让刘备觉得,东吴斩杀关羽,罪魁祸首当是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