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出过一个名叫文鸯的年轻骁将。《资治通鉴》专章记载:面对八千敌骑追击,文鸯竟然孤骑主动冲阵六至七次,杀死百余敌骑、迫使余下敌军不敢靠前后,方才毫发无损扬长离去。研究三国史的学者据此认为,文鸯的武功,应该胜过吕布、关羽、赵云、甘宁等,堪称三国第一。
文鸯,大名文俶,出生于公元238年,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沛国谯郡,即时下安徽省亳州人。其父文钦,乃系曹魏政权所封的扬州刺史。
文钦效忠曹魏,素与曹魏大将军曹爽交好。司马懿为了掌控曹魏,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自我安慰当个“安乐翁“也行,竟然放弃反击,妥妥交出军权,结果被司马懿团灭。曹爽一死,文钦顿时失去靠山,不得不忍气吞声,郁踞扬州。
公元254年,摇身变为曹魏大将军的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另立新帝曹髦。司马师的拔扈行径,激怒了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毋丘俭和文钦等淮南将领。为了师出有名,毋丘俭、文钦等假托郭太后诏书,列诉司马师十一条罪状,在寿春,即时下安徽省六安市寿春镇起兵,拉开了讨伐司马师的序幕。
为了赢得更多力量,毋丘俭欲约兖州刺史邓艾一同起兵,不想邓艾不仅不愿,还杀了信使,然后听从司马师调遣,率领万余军士急行军至乐嘉城,即时下河南省项城县架设桴桥,迎接司马师的勘乱大军。
毋丘俭见邓艾与己为敌,即令文钦闪击邓艾。文钦实施战役期间,得悉司马师的大军已到,错愕得不知如何是好。
其时18岁的文鸯见父亲犹豫,就出主意:“趁司马师立足未稳,实施两面夹攻,可败敌军。“文钦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决定当夜行动。
司马师率领大军到达项城,因疲惫不堪扎营休息。本以为兵强马壮,可以睡个安稳觉,不想到了后半夜,寨外战鼓齐鸣,喊声震天,更有“杀死司马师“的叫骂,不绝于耳。司马师前段时间因眼疾刚动过手术,亟需休养,突听敌军来攻,大惊。这一惊不要紧,要紧的是那颗带伤的眼球,竟从肉瘤创口迸出,那个疼啊,难以言表。为防自己的痛叫扰乱军心,司马师紧咬被头,死也不吱一声。
由于难以获得司马师的命令,司马大军乱成一团。这本是实施夹攻的最佳时机,但因文钦所部一直未至指定位置,夹攻计划难以展开,加上天色渐明,文鸯只好下令撤退。
《晋书》记载,文鸯退后,因眼球爆出导致血流整床的司马师,听罢汇报,下令追赶文鸯。诸将说:“文钦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