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就在城北,占地足有七八亩,说是清末时候一个致仕的道台晚年回到故乡,斥巨资修建的,是他自己养老的园子,传到民国初年,是在本地当时的四大姓之一的章家手里,后来1945年被委员长明正典刑的一批人里,就有章家的一位大佬,从那之后,章家自然就完蛋了,后辈大多去了海外。
一直到前些年,这园子里住的是县里的水利与园林局,算是单位办公,但章家有一枝后人一直闹,局里在这里办公,也是不得安生,后来另外择址,搬走了。
一度有说法,说是要把这园子定成文物保护单位,从年头、规格、建筑水平上来看,这园子显然很够格,这些年来没有杂用,维护得也算相当好。
这要是定了,章家后人自然是闹也没用了。
结果也巧,当时是上一任的县里一把手,也看中了这块地方,想着这园子不但大,修的精巧,这些年维护的也不错,再加上周边没厂子,虽有住户,也多是些破旧的老房子,好腾挪,就准备把这块地方拿来拆一拆,再往外扩一扩,圈个十几亩地,正好可以拿来建个十来栋小别墅,也好让县里的常任们,能挪到这里来——县委大院那边,这些年来的退休老干部太多了,没法让人家挪,而且老子死了儿子继承,总之,人满为患。
于是,县里给拦下了,没评成文物保护单位。
结果还没等动手,老书记调走了,新调来的书记相不中这块地方,要在城东边另外拿一块新地皮,起现代化的西洋式的别墅小区。
所以,这块地方县里一时半会儿就又用不上了。
还有一个因素——前些年两岸关系很好,官府也一直招商引资,很欢迎港澳台的同胞回乡投资,于是县里一合计,也就是一个园子的事儿,干脆做个表态,还就真是把这园子又还给章家的后人了。
结果章家人接手了园子,高兴了连一年都没有,就发现别说住,光是维护着这个园子,别让它长得蔓草荒烟,就得是至少三五个人年头忙到年尾的大活儿!
再说了,这么大的园子,他们一家人是真不敢住。
所以……卖!
但显然,十八万太贵了!
这要是有钱人多的地方,说不定也就一眼相中,就掏钱了,但这里是富平县,资产过百万的老板,挨个儿数过去,也就那么二三十个,能过千万的,应该也就三五个到顶了——谁闲的没事花十八万买这么大一个荒园子?
大佬们都还年轻呢,三十来岁四十来岁,正是创富时期,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