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便立志要拍科幻片,还是先有“造梦”的感性想法,再产生“做导演”的理性想法。
但国内科幻电影的实际情况一直不乐观,好莱坞科幻电影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形成雏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探索特效和故事之间的平衡,而国内却鲜有人成功,甚至连成片都没有一部。
青春时期就有的梦想,实践之后获得的知识和能量,再加上一把来自好莱坞标杆的推力,或许是郭凡去实践《流浪地球》的原因。
《流浪地球》始于刘慈欣,在郭凡接棒之后,他还要与很多人一起跑这场马拉松。
前期筹备期间主要有细化、剧本改编、概念图设计等几个方面,这是地基,郭凡一行人却是“悬”在空中的。
往上说,中影在找过国内外知名导演但碰壁之后,只是想让他来试一试,努力很可能打水漂,往下说,前期很少有人能给予郭凡信任——这样年轻的导演能行吗?
孟轻舟不是是郭凡最初找到的人,他第一个联系的是贡戈尔,两人上一次合作是在《同桌的你》,他饰演一个叫龚兵的小胖子。
郭凡曾说过,贡戈尔的学习能力很强,而这次并不是拉他来做演员,而是写剧本,八个编剧写了一百万字之后,终见雏形。
在此期间bj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未及北大心理学教授钟结也给予了非常多的专业帮助。为了完善世界观,编剧团队甚至编纂了一套“百年编年史”。
而让郭凡非常“有底”的剧本设置,来自于他去美国与工业光魔聊特效时对方给予的反馈,在对方表明并不能“便宜点儿”之后,说他们对于科幻的思考很有意思。
一个是我们逃离都要带着地球,带着家的设置,以及我们救援部队人数多达150万人,浩浩荡荡的人冲了出去,为什么?因为其实这是集体主义的表现,集体主义中国人特别容易理解。
我们没有‘钢铁侠’,但是有一个一个的普通人,他们集聚在一起的时候,整体就是超级英雄。
紧接着文字落地为概念图的过程,在最初就让郭凡的合作者张博兴奋。那时距两人上一次合作已经过去两年,当郭凡告诉他要拍摄刘慈欣的作品时,张勃与他一样重燃了儿时对科幻的憧憬,一万座的行星发动机,冰封的bj与上海,太空站、地下城,“这是多么恢弘壮烈的科学幻想!”
更加令人兴奋的,无疑也是最贵的,就是《流浪地球》的特效镜头,美国特效公司一个s级的特效镜头5-7秒就是20万美金,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