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梦工厂工作了20多年,曾担任《怪物史莱克》第一部史莱克的形象设计、第二部的动画总监、第三部的导演,而他擅长的正是电脑动画制作。
显然,该影片满足了观众“偏爱大片”的消费心理,在这个5毛钱特效横扫的电视电影圈里,能看到一部50、甚至500块的特效,该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捉妖记》对于档期的正确选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华语电影的上映时间有了明显的划分点,一年365天,电影档期被划分成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暑期档里还夹着一个七夕档)、国庆档最重要的几大档期,而在这些档期中上映的电影,只要不是太偏门太小众的电影,票房一般都不会太差。
而在这些重要的档期里上映的电影往往是最有可能刷新纪录的,像《泰囧》(贺岁档)、《心花怒放》(国庆档)、《澳门风云》2(春节档)、《小时代》系列(暑期档)。
一部电影对于档期的选择有多重要想必不用我在这里做过多的解释,近几年,因为档期的正确选择而取得骄人票房的电影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而怎样选择档期当然也不是乱来的,譬如一部苦大仇深的电影选择在合家欢的春节档上映就太不应景了,譬如一部感人肺腑的爱情片排在六一儿童节的几部动画片里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又譬如说一部满屏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电影偏偏要挤在带着秋意的国庆档也会有些水土不服....
总之,选择正确的档期对于任何类型电影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捉妖记》对档期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它因为意外推迟了半年多才上映,但似乎影响不大,重新完成拍摄的《捉妖记》选择在暑期上映,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档期观众对电影的消费需求,而且这样自带萌点笑点闹点的电影实在是很对热腾腾的夏天的味道。
《捉妖记》对于电影类型题材的正确选择。
这几年屡试不爽的类型电影莫过于《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等“青春怀旧”片,今年的暑期档已经有《小时代》、《栀子花开》这样的青春片了,再多同类型片其实是无益的,如果《捉妖记》拍成了一部魔幻古装版的青春怀旧片,我想我是要骂人的。
所幸,《捉妖记》选择的内容是有着时间厚度和民间观众基础的“妖魔鬼怪”题材,我甚至敢说,没有一个电影大国有中国这么丰富的故事素材,我国各种文学中关于“妖”“神”的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