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未曾听闻刘备这个人,没想到这康成先生的儿子,竟然对刘备如此的推崇。”应劭暗暗思量。
心有好奇之心,应劭的态度自然就认真了不少。
但对于借兵一事,应劭却另有权衡考虑:“刘府君想救北海国,却要借泰山郡的兵,这是在拿泰山郡的兵马去成就刘府君的美名。”
“郑郡丞,你凭什么认为,本官会借兵?”
应劭隐藏了喜怒,静静的看向郑平。
就凭几句话就要让泰山兵替一个没什么交情的刘备征战,应劭可没这么豪爽。
急公好义、仁德君子这样的恭维话,听听就好。
要出兵,始终得权衡利弊。
郑平见应劭有了兴趣,微微敛容凝声:“国贼董卓,欺辱天子年少,篡权乱政。又劫持天子和公卿百官入长安,让汉室蒙羞、士民受辱。”
“而关东豪杰虽然举兵讨伐,但大抵只是一群追逐虚名之辈。几十万大军止步酸枣,整日里觥筹交错,全无靖难之意,何其可悲!”
“然,孔北海当世名儒,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乃人中之龙。”
“虽然偏居北海一隅,但也不忘靖难救国大志。聚兵讲武,传檄安民,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谋划救国,大汉尚有如此贤良忠义之士,何其可幸!”
“天下之事在皇帝,也在诸位忠臣。”
“忠臣有难而不救,岂不是让如董卓一般的篡逆之辈,在那张牙舞爪,嘲讽我汉室已无无忠臣良将?”
“刘府君出兵,不求虚名,只求社稷安稳,百姓安乐。”
“不论应府君借不借兵马,刘府君皆会前往北海,纵然只有八百人,也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
“论汉家的忠臣良将,必有平原刘备一席之地!”
说完。
郑平起身,向应劭拱手长揖一拜:“应府君既无救难之意,又疑刘府君匡扶社稷之心,在下也不便多留,还得赶去别处借兵。”
转身,挥袖,踏步离去,行云流水,没有半分的迟疑。
刚毅果决的言行,顿时让应劭愣住。
见郑平已经要走出大厅,应劭连忙起身挽留:“郑郡丞且慢,适才只是戏言!”
这若真让郑平就此离去,那应劭见危不救的污名可就得传遍士林了。
应劭已经有些后悔去试探了。
本意只是想进一步试探平原相刘备是否是真的有救孔融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