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改进,难怪秦总都不愿意介绍,非得要介绍什么十五万吨级别的航母!
“既然已经没有可汇报的了,就给咱们说一说十五万吨的航母吧。”武胜利开口了。
“好。”秦涛站了起来:“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四代机的研发,在这种飞机上,我们终于追赶上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接下来,就需要在五代机上超越。”
在秦涛重生前,五代机也没有出来,各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秦涛毕竟还是有见识的,他提出来的这些方案,也都是可行性最高的。
让你说航母,你首先说舰载机?不过,航母就是要靠舰载机来展示攻击力的,所以,这么说也没有问题。
“和张忠说的一样,我们需要先进的变循环发动机,不过,由于热障的存在,我们并不认为这种发动机技术是首先要克服的,最先解决的还是耐高温的材料以及隐身蒙皮,这些技术能否研发出来,直接决定了五代机的具体指标。”
第一个问题是高温!
很多人以为把飞机速度说得高一些,就牛一些,所以吹嘘歼二十的时候也说什么2.8马赫,这显然是外行的说法,当速度超过2.5马赫之后,热障这个噩梦就到来了,机头和机翼前缘等等和空气摩擦的地方,温度会升高到三百多度,铝合金会融化,现代化的隐身涂层也会损坏,所以,飞机的速度不能无限制增加!
如果先进的五代机没有速度优势的话,那就不算什么领先一代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材料!
世界上超过2.5马赫速度的战机只有两种:米格-25和SR-71,前者用了不锈钢,虽然重,但是能大量建造,后者用了钛合金,很高大上,但是数量稀少。
国产的五代机如果想要提升速度,该用什么材料来解决?
这些材料肯定都不行。
现代战机已经开始大面积地使用复合材料,所以,现在想要解决热障问题,那就需要研究耐高温的复合材料,还得研究耐高温的隐身涂层,毕竟隐身性已经是一个潮流了。
“我们的五代机,需要高空高速指标吗?”有人开口问道。
以前的时候,都可以摸着美帝过河,美国人提出什么标准,己方就以这种标准为参考,然后达到甚至是超过他们,但是,五代机上,已经没有对手了,就是得看各国的理解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高空高速的性能已经过时了,但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速度和高度的优势依旧是存在的,比如说,当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