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相当一部分情况下,机翼结冰不仅不会导致升力下降,反而还因为积冰背部区域形成的强烈涡流而提供了额外的正压区域,对于一架正常布局的飞机而言,就会出现强烈的低头力矩,之前的那架运8J,也就是因此而发生了事故。”
“……”
在常浩南之后,是介绍气象学因素对于积冰问题影响的林国范,以及机翼表面微结构设计的祝兰。
这场开在总装车间里面的小规模研讨会一直持续到了当天夜里,就连晚饭都是食堂派人送过来的。
随着三个人的讲解不断进行,一套崭新的积冰理论逐渐铺陈在了所有参会人员的面前……
“那么,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积冰情况,在机翼的不同区域给出不同的除冰设计,就可以大大提高防冰能力,并且改善能量消耗水平。”
“根据我们的计算,在积冰情况最严重的机翼前缘应用祝兰教授设计的柱状表面微结构之后,这四条线所对应的工况下,每米机翼所需要的电加热除冰系统功率需求分别为 160W、465W、992W和 1430W,而气热除冰系统的换算热功率分别为128W、402W、817W和1265W。”
“即便考虑留出50%的安全裕度,也比之前苏联人的设计节约65%的电能和85%的热能。”
“尤其是后者,在热气除冰装置打开的时候,可以直接提升大约8%的发动机输出功率!”
常浩南说到这里,把手中的铅笔丢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所以,同志们,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根据计算结果,把对应的两套除冰装置给设计出来,并且跟机翼内部结构进行匹配,让运8这个老兵焕发新生!”
注:本章中关于机翼上下表面流速的问题采用了中学课本上出现过的伯努利原理(高流速带来低压力)进行解释。但严格来说,人们至今仍然并不完全清楚“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这个问题,关于机翼升力的具体来源,也分为几种不同的流派
(本章完)
60306128
十月廿二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有度书屋】 www.youduoke.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youduoke.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