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则掠.
虽说小打小闹,难伤根本,但金兵的袭扰依旧打破了山阳等地几十年的安宁,面对来去如风的金军骑兵,汉军以防守反击为主,虽然取得了一些胜果,但诸边军队依旧被搞得焦头烂额。一些老一辈的漠南士民,甚至怀念起李继隆来,当年李继隆坐镇漠南时,可只见李继隆领军北上,抄掠契丹,可不见北军南掠。
汉金之间撕破脸皮,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实际上,刘金也是看准了汉帝国北顾无力,虽然以大汉的实力,南征北伐并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皇帝刘文济显然不愿意那样冒险。
经过一番明火执仗的试探之后,精明狡猾的刘金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进入建隆十年之后,减弱了对大汉北部诸边的袭扰,而是再次集中力量,东征饶乐国。
在汉军不亲自下场,仅凭饶乐一国之力,靠着一些“援助”,显然是无法力却如狼似虎的金兵。饶乐国自大王刘昕以下,终究不像中亚三国那般能打,毕竟所处环境不一样,经历的磨练也不一样。
再加上,在金国与饶乐、汉军的多次交锋之后,金兵也开始尝试着使用火药武器了。他们火器,一部分来自战场缴获、袭扰掠夺,一部分则来自仿制(刘金尤其重视对饶乐及汉境各种工匠的掠夺,尤其是能打造战争机器的工匠),生产出的哪怕是劣质品,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进步。
因此,到建隆十一年夏,刘金实现了对饶乐攻伐最大的一次突破:兵围兴国城。这一围,就是一个多月,不只围城,还有攻城。
金兵役使数以万计的奴隶兵,向兴国城头发起蚁附进攻,再配合火箭、弓弩、石炮这样的远程武器,还真给兴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若不是饶乐王刘昕德高望重,能得人心,有一干忠诚的臣民为之据城死战,刘昕差点就被金兵俘虏,成为帝国之辱,宗王之耻.
兴国能够保住,除了饶乐国拼死抵抗之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援应。当然不是帝国朝廷,得知兴国之困需要时间,决策反应、调度筹措更需要时间。
解饶乐王于危难的,是另外两个人,安东王刘继覃以及燕山北道都指挥使董从俨(董遵诲之孙,由于董遵诲在北伐之后曾长期镇守临潢府,几十年后,董从俨再任此职,在燕北军政坛间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得知兴国被围,与金兵也算老对手的董从俨,立刻便察觉到了这一次的不寻常,一方面派人打探,一方面调集了两万边军、团练,亲自率领,北上驰援。
燕北汉军主动出击救援,虽有些让刘金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