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她是卯足了劲儿,要让陆严河的片酬更上一个台阶的。
在好莱坞,一个演员的片酬,往往你只要在A这里突破到了某个水平,一般后面再跟B和C来谈判的话,往往这个水平的片酬就不是“狮子大开口”,而B和C也会因为A出过这个片酬,而更容易给出同样甚至更高的片酬。
只要他们是真的需要陆严河。
大家都是会算账的。
用陆严河,正常表现下,当然能够赚回来更多的利益。
但是,现在他在这个片酬体系里,只有一部《迷雾》是真正受到好莱坞认同的(关于陆严河在票房上的作用)。
如果不是《迷雾》这部电影的几次关键宣发都落在陆严河的身上,即使《迷雾》取得了2亿美元的票房,好莱坞也不会认为这跟陆严河有多大的关系。在电影拍摄之初,陆严河才不是这部电影的关键人物。
所以,陆严河想要真的拿上千万的片酬,还得再来一部在北美票房大爆的电影,一部他主扛票房的电影。
不能是《飓风2》这样的性质。
也不能是《无神》系列这样的非主扛演员的片子。
但是,至少争取把200-300万美元的片酬,抬到更高的位置——
这有利于提高陆严河在好莱坞的地位。
要么就是看奖,要么就是看片酬嘛。
片酬越高,说明市场越认同你。
在好莱坞这样的资本主义电影市场,片酬才是实打实反映一个演员价值的东西。
-
让达伦·威尔逊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试探着去跟美国绿谷电影公司再次出价,要抬高片酬的时候,绿谷这边很轻易地就松口了。
绿谷提出来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370万美元的片酬,后续不再享受任何的分红和奖励。
第二个方案,150万美元的片酬,后续享受票房奖励和亚洲市场的票房分红,但是票房奖励的标准很高,只有当美国票房突破3亿美元或全球票房突破5亿美元的情况下,陆严河才能得到一笔500万美元的票房奖励。而亚洲市场的票房分红,也主要是象征意义,只有2%。
达伦·威尔逊跟陈梓妍如实沟通了一下。
陈梓妍提出:第二个方案可以,但是,亚洲市场的票房分红要改成收益分红。
这是两回事。
毕竟,万一《无神》在亚洲这边选择的都是直接被当地片商买断,绿谷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