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推翻乌克兰,波兰等地区被帝国主义扶持出来的傀儡政府,收复这些失地。”
“同时,鉴于英法德奥等国家对欧洲社会运动的破坏,我们应该也转变方向,先从欧洲的其他薄弱环节为新的起点,发动新一轮的武装斗争。”
“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这种经济困顿,民生疲敝的地方,亦或者是塞尔维亚,希腊这些受到战争重创的国家,还有远东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印度等地区的运动,也应该受到关注。”
“我们不能坐等着帝国主义出手,而应该先动手,牵着帝国主义国家的鼻子走,从而在俄国胜利的基础上,最后实现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工人阶层胜利……”
于是,1921年2月。
刚刚解决国内稳定和国内经济问题的俄国新政府,开启了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第一阶段对抗。
与此同时,英,法,德,奥,东非,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合纵连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准备扶持乌克兰和波兰等国家和俄国打对台戏。
……
1921年3月。
东非派遣使团抵达波斯首都德黑兰。
帝国主义集团内部分工明确,欧洲各国主要负责欧洲方向对俄国的干涉活动,而东非负责波斯方向,至于奥斯曼帝国因为一战的原因,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单独对付俄国的一股政治势力。
而且奥斯曼帝国作为俄国的世仇,在对付俄国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奥斯曼帝国可以说经验十分丰富。
与之相比,波斯就很不够看了,而关于波斯方面,根据就近原则,主要负责国家就是东非和英国。
英国虽然忌惮东非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但是面对更加来势汹汹的俄国人,只能让东非进入波斯,这也算两相其害取其轻,。
而且在一战中,东非虽然经常在中东和中亚,甚至是南亚搞小动作,但始终都在英国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东非还是比较重视国际规则的,虽然这个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本来就是英国。
相较于比较守规则的东非,俄国工党显然才是眼下,英国真正的心腹大患,尤其是其强大的思想领悟武器,一旦输出到印度,很有可能在瞬间瓦解掉英国的统治根基。
而英国和东非的合作基础,则是当初一战时,两国关于印度洋势力的划分问题,当时东非和英国就明确了各自在印度洋现阶段的各自势力范围。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