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传进了西苑,嘉靖帝大怒,他是个心里有数的,如果科场舞弊是真的,董份、吴鹏哪里有这胆子,幕后主使十成十是严世蕃。
因为当年的大礼议事件,嘉靖帝最重孝行,本就因为严世蕃不肯扶馆归乡而不悦,这几个月来严党成员多遭弹劾,严世蕃针尖对麦芒从不让步,朝中已然一片混乱,今天又出这等事,嘉靖帝实在是厌烦透顶这位小阁老。
嘉靖帝几乎是脱口而出让三法司会审,但随即知道不妥,倒不是因为刑部和大理寺都是严党的地盘,而是弹劾没有拿得出手的实据,也不符合程序。
本想交给锦衣卫,但陆炳进宫面色灰败的提起吴绶是自己未来的女婿,嘉靖帝只能顺水推舟将事情交给了都察院,不过这样一来,所谓的三法司会审也变成了都察院询事。
听了徐渭一大通解释,钱铮随口点评几句,让下人布菜,众人在侧屋用饭,等暴雨稍歇才散去,但孙鑨留了下来。
“这事儿不太对头。”孙鑨捧起热茶抿了口,“华亭在后,必有实据。”
钱铮赞同点头道:“欧阳氏病逝三个月了,至今为止华亭未有大动作,今日钱某查遍三个月内的弹劾奏章,除却今日,未有弹劾董份的奏本。”
孙鑨沉默下来,事情已经很明朗了,虽然科道言官这三个月一直弹劾严党大大小小官员,但不过是烟雾弹。
都察院本就是徐阶的地盘,左都御史周延嘉靖二年进士,是徐阶的同年,准备了三个月,等待了三个月,才选择之前从未弹劾过的目标董份发起这番攻势,绝不会只是虚张声势,必有后手。
只是不知道这后手是什么?
也不知道徐阶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徐渭幽幽道:“今日万寿殿后殿诸事,我也是辗转听闻,未能亲见……”
“文长此言何意?”
“今日晨间,陛下传令,三道青词,三道表文。”
“天神表文?”
“青词,表文均需道士亲择,今日事,听闻那道士在场。”徐渭低声道:“三年前李时言事,展才曾提起,蓝道行是徐华亭的人。”
钱铮和孙鑨一时沉默下来,徐阶居然在陛下身边安插如此人物,邵元杰之后,蓝道行是嘉靖帝最信任的道士。
徐渭没有继续说下去,微垂眼帘在心里想,从今日处置的手段来看,陛下似乎太过急躁,全无往日风范。
也就是钱渊远在万里之外,不然真忍不住去打听打听这到底是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