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这不是还有北边吗?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这段华丽的文字,就是关于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七水皆入渭河,最后再由渭水一起汇入黄河。
(注:后世因为水道的改变,八水有一部分水流已经不再与渭水直接相汇。)
所以关中大抵是以渭水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
现在看完了南边,这不是还有北边吗?
八水绕长安,给长安周围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同时也给耕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过了渭水往北,地形地貌就渐渐与渭水南边有所不同。
在郑国渠开通以前,渭水以北的泾水和洛水之间,分布着大量的沼泽地以及相当数量的盐碱地,再加上水利不便。
这些原因,让渭水以北的大量荒地,难以有效地利用。
而贯穿东西,把泾水和洛水联通起来的郑国渠开通以后。
以渭水、泾水、洛水、郑国渠为主动脉,以渭水以北大大小小的水流为毛细血管,形成了蛛网状的水利灌溉系统。
这个需用人力数十万,耗费十多年时间才完成的工程,给关中增加了百万余亩耕地。
前汉在这个基础上,又继续修修补补,让可耕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前汉的鼎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惜的是,由于后汉定都洛阳,对关中的关注远逊前汉。
再加上后汉后期,凉州羌胡之乱百余年,期间甚至波及到了关中,原本功在千秋的水利,已经渐渐荒废。
虽然曹操平定关中已有二十余年,但却没有太大的人力物力来恢复关中的生产。
也就是司马懿这几年来的屯田,才复垦了一部分耕地,但也仅限于长安附近,连渭水都没有越过。
“必须要重新修好这条渠啊!”
几天后,冯君侯站在一个大水坑前,看着周围长满了荒草,不禁有些忧虑地说道。
眼前的大水坑,与其说是水坑,不如说是池塘。
郑国渠沿途一共有七个这样的池塘,这是用来缓冲渠水水流,同时也为了平日里的蓄水,特意开凿出来的蓄水池。
虽然眼前这个蓄水池看起来很大,但可以明显地看出,进出水口已经有了不小的淤塞,同时水池周边也有塌陷。
这一切都表明,因为长久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