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已经不算违法了吧?”
“我说不算就不算。”沈默也笑起来道。现在海禁已经解除,市舶司却还没有立起来,正是个可以钻的空子……哦,不,应该说是合理利用规则。
“那上次跟大人说过,收购生丝的事儿,”毛海峰上次离开苏州时,曾拜托沈默尽力收购生丝,他准备这趟回去的时候带上。
为什么是生丝,不是丝绸呢?因为丝绸是曰用品,而生丝在曰本,主要用途是制作盔甲和武士刀,属于军备物资!曰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对这种物资的需求无比之大,而曰本生丝的产量却十分低下,连三分之一的缺口都补不上。
且我们知道,这时候的曰本处于战国时代,物资极具匮乏,又因为盛产白银,导致物价奇高。据沈默从多方面了解,此时在曰本,白银一百五十两,才能买一百斤生丝;而更高级的丝锦,则需要四百两才能买到一百斤。
而在大明,正常价位是,生丝十五两一百斤;丝锦四十两一百斤。所以同样的东西,在曰本的售价,是在大明本土的十倍!如此大的差价,除了供求关系的不同外,还因为曰本银贱,而明朝银贵,两者存在很大的差价——曰本银一两在本土能换二百五十文钱,到了中国却能换七百五十文!足足三倍的差价!
种种因素,使生丝与更高级的丝锦成为了最赚钱的商品,所以在历次倭寇抢劫中,生丝与丝锦都是倭寇的最爱,他们甚至会掠夺人口,专门为他们缫丝,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有人要问了,既然利润这么大,还抢劫干什么?直接拿钱跟老百姓买生丝不就得了?如果买得着,当然没问题,可有九大家和沿海大户在,就一定会让王直们买不着。
他们垄断了生丝出口,将价格控制在国内售价的七八倍,毛海峰如果按照这个价进货,也挣不到几钱银子,所以他上次来谈判的时候,便请沈默帮着尽量收购些生丝或者丝锦。
沈默正为今年的指标发愁……他现在虽然趁个七八百万两银子,却全是账上的,要是交出那么多现银,地下的营生非得瘫痪了不可。双方一拍即合,沈默便开始以织造局的名义,默默收购生丝。
今年因为粮食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使很多丝绸工场开工不足,对生丝的需求量不及往年的一半,生丝价格自然下落。沈默瞅准机会大量买入,所耗金额,仅是平时的六成……就这还让那些缫丝大户趋之若鹜呢!
最后毛海峰以每百斤一百两白银的价格,收购了生丝八十万斤,以每百斤二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收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