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向他寄来信件,称目前晨曦已投入近千人,在边境两个城市设立了水泥煅烧厂。这些厂子每天都能生产出数百吨水泥,来满足硬化路面所需。如今从迎风领至闪光河的道路基本铺设完毕,而笼山的后半截道路也已开工,预计半个月左右就能竣工。
即使有莲和莫丽尔的相助,这样的施工速度也足以称得上是表现优秀,显然奎因家族在此事上下了不少功夫。加上最先完成的赤水河东境拐点直达永夜城的道路,这意味着无冬只差一步就能将力量从陆地投送到千公里之外的战区。
其次是大动脉计划的配套工程——“驼峰”号蒸汽卡车,首台也在工厂下线入役。
它采用了经典的平头驾驶室、发动机前置、前单后双六轮布局,除了脑袋略长外(为了塞下偌大的水箱),外形和后世的卡车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自重约为十吨,设计载重量六吨,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可以保持四十公里每小时的稳定速度,连续开上三百公里。
在必要时刻,驾驶者还可以为其灌注雨水、井水、甚至是尿水来提高里程——当然,即使毫无补给,它也足够在城市与河道之间往返了。
和装甲列车不同,每一辆卡车至少需要两名司机,换句话说,哪怕无冬能够立刻造出大量的卡车,司机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好在如今样车已经有了,接下来只要建立驾校,快速培养出一批合格人员就行——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交通法规,只要能把车子开动起来,其他一切都好说。
最后则是铅酸蓄电池。
它虽然不大起眼,技术含量也比前面几大项目要低得多,但用处却一点儿也不小。
比如在卡车上,它为车辆大灯和尾灯提供了电源——这亦是驼峰号上唯一的电气设备。而有了灯,卡车的行驶时间便从白天瞬间扩展到了整个昼夜,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
还有用在双翼机的启动上,可以省去地勤人员不少功夫,更关键的是,倘若发动机空中熄火,飞行员可以直接尝试再次启动,变相提高了安全性。
总之依靠着大量迁移民的入住,无冬城的工业能力再次突破瓶颈,进入了一个飞速上升时期。
不过罗兰亦清楚,这样的增幅并不全是因为人口的缘故——如果依旧是手工作坊式生产,别说几个月了,就算几年也不一定能把一窍不通的外行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工人。而在这里,那些有经验的老工人只怕你不学,不怕你学不会,因为升职和加薪跟手下的学徒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永远是一副如饥似渴的模样,把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