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多了三座拱桥,多了一座水泥坝,还多了几栋红砖房。
沿着马路走,前面开来一辆小车,经过两人身边时,小车停了。
从车上走下来一个38岁左右的男人,叫阳志坚,这几年因为淘金发了大财。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出了富金。据说资产快速累积到上千万,跟着他一起到外边挖金讨生活的多达50多人。
阳志坚从兜里掏出一包芙蓉王,笑着喊:“大作家,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真是难得见到你一次。”
张宣接过烟,凑头点燃,吸一口道:“趁有时间回来看看。”
然后问:“现在正是夏季,不是你们挖金的黄金季节吗,你怎么从西边回来了?”
阳志坚说:“家里的黄脸婆说肚子隐隐疼,我带她去省里做检查。”
张宣关心问:“没事吧?”
阳志坚说:“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个瘤子,做完手术就好了。”
“那就好,一看嫂子就是个福厚之人。”
站在马路边聊了聊,随后车子继续往里面开。
等车子走了,杜双伶轻声道:“这人虽然一口一个黄脸婆,其实对他老婆挺好的。”
这是事实。
虽然人家是靠混社会走出的门路。但除了偶尔跟外乡人打打架外,五毒均不沾,对邻里客客气气,肯帮忙,算得上一个好人。
张宣牵着她的手,仰头望着天空说:“我也不差。”
“嗯,确实不差。”杜双伶笑意盈盈地附和。
在乡间小路到处溜达一圈,两人回十字路口时,喝了酒的阮得志和杜克栋正在小卖部跟人打牌。
四个人参与,围观的不下20人。
吵吵闹闹,真是看牌的比打牌的还热闹。
这个晚上,杜双伶没有回家,而是在卧室里同张宣极致缠绵。
老男人心里有些内疚,动作时尽可能温柔,尽可能照顾她的情绪。
直到深夜两点才沉沉睡去。
杨蔓菁为了讨好阮秀琴,天天帮着做事,天天逗笑。
这没脸没皮的样子,看得张宣好想一巴掌拍死这狗东西。
不要脸效果总是有的。
第三天,阮秀琴就跟阮得志提了去英国留学的事。
杨迎曼也跟着吹枕边风:“你是傻子不成?张宣如今才是最大的富贵,这样的靠山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把蔓菁送美国去有什么好?”
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