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续说:「严世蕃等人与当地牙行起了冲突后,便有一二百倭寇突然出现,围攻本地人员,造成大量本地人重伤!」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先把参与围攻本地人的贼子定性为倭寇;然后暗示有人「勾结」倭寇。倭寇为什么要帮着秦中堂走私船队去围攻本地人,那不言而喻,肯定早有勾结!
所以还是息事宁人,不要再扩大化了!
秦中堂暗笑几声,如果真是徐惟学的手笔,这帮半海商半海贼被骂成倭寇好像也不为过。但嘴上却不饶人的说:「听说倭寇生性凶残,动辄杀人,落到倭寇手里的少有活口。
但你们本地人六十多个人,最后却都是受伤,偶尔有几个重伤的,这就很值得怀疑了。我就奇怪,倭寇为什么如此反常,完全留下了这帮牙行的性命?」
秦中堂的暗示太明显了,简直就差是明示了。真正和这帮倭寇有联系的,只怕是你们宁波府本地人吧?
屠老爷先是感慨了一下,秦中堂的狡辩功力果然名不虚传。
但挨打了还要定性为勾结倭寇,又让屠老爷非常不满:「若秦中堂是这种态度,那就很难继续谈了。」
秦德威翻了翻白眼:「我本来也没有想着与你谈什么,是你站在这里,赖着不走。」调亡
突然感到,与秦德威谈话,至少折寿十年!
想到自己肩负的任务,屠老爷深吸一口气,仍然赖着不走,又开口道:「其实我本想劝说中堂不必前往宁波。」
秦德威明知故问的说:「这是为何?」
他当然很明白,宁波这些做走私的豪族,没有人希望自己这样级别的人物去宁波。本来天高皇帝远,关起门来闷声发财的日子是最好的。
如果有个秦中堂这样宰辅兼督师坐镇宁波,无论秦中堂是什么态度,都会让本地豪族非常棘手。假如秦中堂态度严厉,那么对地方走私就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影响豪族们继续发财;
假如秦中堂想同流合污,那么地方豪族就必须要给秦中堂「上贡」,平白被分走一大笔利润。所以秦中堂其实就是想看看,当地是想找个什么接口劝阻自己。
此后又听到屠仁说:「中堂有所不知,宁波已经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秦德威又好奇的问:「都有什么流言?」
屠仁答道:「比如近日传说朝廷打算调用京营官军,前来闽浙布置,舆情为此哗然。中堂去了宁波,
就是火上浇油,民心不稳。」
秦德威点点头道:「不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