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松弛。就像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时候,很多沿海地方官对私人海贸睁只眼闭一只眼,然后对海船货物
采取抽分之法,比如十抽其二或者其三,而后上缴给朝廷,两全其美。”
秦德威对此评论说:“虽然灰色,但那样不也挺好的?”
执行中的松动渐渐引发政策松动,自下而上推进改良,这也是个不错的路数。
何鳌深吸了一口气,却继续说:“我当时身为御史,数次给朝廷上疏,不停重申海禁。
然后朝廷就把抽分法禁掉了!再之后,朝廷态度就是严厉海禁,一直持续到嘉靖朝至今。”
秦德威:“.......”
原来当年海禁松弛的势头,是因为何老师你上疏而重新严厉起来。
原来何老师你才是那个扼杀历史良性进步的反动剑子手,失敬失敬。
“难道我做错了?”何鳌反问道。
对错从来没有一定之规,秦德威直指核心的试探说:“不知老师当时上疏重申严厉海禁,是出于什么动机?
只是单纯的想杜绝海上祸患,固守祖宗之法。还是另有目的,比如严厉海禁后,反而能通过走私获取暴利?”
何鳌没有直接回答,只叹道:“你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浙江情况并不是一无所知啊。
如今浙闽走私成风,而海上走私与地方豪势大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涌、绍等处,可能是天下走私海贸最多的地方。
而且这两处同时也是科举大府,读书人众多,官员众多,十分难办。”
在秦德威记忆里,绍兴府在大明出了八百多进士,宁波府也有五六百,官场势力当真不小。
事情复杂就复杂在这里了,支持严厉海禁政策的浙党人物,往往却不喜欢别人在浙江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在浙江动真格严厉执行海禁政策的官员,往往又被浙党攻讦。
听起来十分诡异,表面看起来浙党很精分,但实际上都是生意罢了。
海禁越厉害,走私利润才越丰厚,不止浙江,福建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既然都说到了这里,秦德威趁机又对何鳌问道:“我就是想问问,宁波有哪些大族?”
何老师很敏感的说:“你不问别处,为何偏偏只问起宁波地方?难道你想在宁波开府?”
秦德威同样没有直接回答,算是一种默认,总不能开口就对老师说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