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威看向写好的绝句,不禁轻轻的叹口气,这么好的诗却不能发表出去,只能自己在家偷偷写着暗爽。
多么应景,多么贴切!
及到次日,秦中堂重新穿上了官服,是正三品的那套,这足够用了。
中书舍人方佑在大门外迎接秦中堂去上班,然后跟着走时,却发现秦中堂没有进宫去文渊阁,反而又绕到了五部那边。
“中堂这是要去哪里?”方舍人连忙请示道。
秦德威简单明了的答道:“先去工部!”
方舍人犹豫着劝道:“这样不太好吧?别人都会以为,中堂又去夺权。”
秦德威反问道:“你如实说来,为何别人会这样认为?”
方舍人就忠言逆耳的答道:“一是中堂正挟胜势,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关注和猜测。二是中堂去工部次数也太多了,很难不让人多想。”
按照常识,政争往往是围绕着人事、监察等核心权力展开,很少有揪着工部不放的,所以秦中堂屡屡往工部跑,才会令人侧目。
秦德威叹道:“改革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啊!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义之所在,吾往矣!”
这个时候,所有堂官都已经交了辞官疏,各部只剩下了郎中、员外郎、主事。
当秦中堂又一次驾到工部时,工部官
为您提供大神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
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兴利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员们都快哭了,秦中堂为什么就抓着工部不放?
明明工部就是一个政治属性不那么强的衙门,总不能因为严阁老势力把持工部,你秦中堂就没玩没了的骚扰啊!
秦中堂来工部的次数,可能比最近二十年所有其他大学士加起来的次数都多。
由于没有对等官员可以接待,只能四个司的四名郎中、七名员外郎一起出迎,以人数表示礼遇。
虽然秦中堂是客人,但身份太大,便坐上了主座。
等众人见过礼,秦中堂环视一圈后,皱眉道:“为何少了一人?”
工部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司,也就有四个郎中八个员外郎,共计十二名郎官,但目前出现在这里的只有十一人。
工部众官员无语,营缮司员外郎严某人为什么在家养伤,你秦中堂自己没点数吗?
秦中堂大人大量,说了句后就不再纠结这些小事了,便说起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