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反映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
简单来说,复社的人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但同样维护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因为他们本身大部分都是地主和官二代,或者是屡试不中,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很想当官的人。
他们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是因为他们觉的自己没当上官,一旦让自己当上官了,必然可以做的比那些官员好。
而好多复社的人最后登弟当官之后,也未必真心会为百姓做多少事情。
比如现在丁毅的科举改革,这在他们以前的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冒襄六次来应天乡试,六次落弟,连举人都没弄到,深感怀才不遇,现在突然看到可以一步登天,考中就当三四品官员,本身挺高兴的。
按复社成员的思想,这种改革,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好事,可是,很多农民、工匠也能考官,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农民和工匠是疾苦的,收入也不高,地位更不高,可是,也不能一下子就捧到可以做官的地步吧?
复社成员同情农民,同情工匠,但是却不愿意让他们和自己平起平坐。
此时侯方域和冒襄、陈贞慧、方以智等都在围观,不时低头议论着什么。
周围人群鼎沸,很多人都在怒骂,读书人非常不服,又以复社的人为多。
“朝宗,你考不考?”就在这时,边上有人过来道:“这种科举简直是有辱圣贤,我是不会参加的。”
侯方候等回头看,原来是钱谦益。
老钱在崇祯时干过礼部侍郎,后来被罢官,一直在应天等机会,可惜,丁毅知道他是有名的投降派,自然没给他机会,到现在还没官位。
他是对朝廷相当不满的反对派之一。
侯方域还没说话,冒襄皱眉道:“就算想考,能考的官位也少,竞争必定很大。”
应天城里数千学子,还有以前南直隶小朝廷被裁解的人,个个都想当官,哪有这么多官位。
方以智这时道:“我倒想考个教育官。”
这个方以智是明末少有的科学家之一,和汤若望还是好朋友,他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内容所及文、史、哲、地、医药、物理。
他博学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