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明朝,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明中\央政府,实际上这项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在明朝中央政府那里,也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中\央政府也未涉及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
丁毅在山东省等自己控制的地盘,都是按田亩数来收税粮,不收银子,与明朝也不同。
丁毅自己的方式其实就是清朝的摊丁入亩,不过清朝收的是丁银,丁毅收的是粮。
而且丁毅在山东各省收时,比清朝还狠一点。
清朝十亩以下每丁(一个成年劳动力)每亩为两分钱。
假设一家五口,有两个成年劳动,大概是一亩四分钱,十亩为四钱。
四钱银在明朝,那怕是一石一两银的低粮价时候,才不过四斗粮。
而丁毅十亩以下收两成粮,按一亩两石产量计,十亩二十石,两成就是四石粮。
所以丁毅的税收表面上看是清朝摊丁入亩的十倍。但清朝的摊丁入亩是以‘丁’为基础,丁毅是田为基础,收税主体不一样。
比如清朝一家五口有两个成年人十亩田,就是两个丁,收税按两个丁乘十亩算,丁毅这边,你一家五口只有十亩田,还是按十亩田算。
整体比较起来,肯定没有十倍,当然,丁毅的税的确比清朝时重了点,这也是他前期有大量粮食,支撑他席卷天下的根基。
而他收税收粮和清朝收银与是时代不同的原因,明末粮食奇缺,白银也不流通,大量的白银在富人的地下窑子里藏着,所以丁毅收税以粮为主。
现在天下平定,丁毅还收商税,所以他决定改正税率,降低百姓的压力。
同样是摊丁入亩,根据清朝时用‘丁’当收税主体,全国统一标准,十亩以下,零点二成。
从两成降到零点二成,降了足足十倍,这样田少的百姓,税率非常之低。
十亩到三十亩,每丁零点五成。
三十一亩到六十亩,每丁一成。
六十一亩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