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登莱地区,仅一万八千营兵,三千骑兵和八千军户(灵山卫这时还没算进去),一年发饷需要四十万两银,盐就忽略不计,卖才几千两银,丁毅自己产出成本更低。
再加上供营兵吃粮肉,折银大概一年也需要五万两,衣甲装备物资最少三十万。(当然这块是固定投入,一般第一年投入可以管几年)。
还有营兵家属和孩子的吃饭也要管,但家属们可以帮丁毅干活,这块基本抵消掉。
比如家属们虽然要供吃、发少量的银,但她们也帮丁毅创造财富,缝制衣服,建造水渠、打扫卫生,晒海鱼,养家禽等,大至能抵消掉。
所以第一年当登莱总兵,丁毅要仅兵马支出这块,达到近八十万两。
朝廷每年能给到十五万左右,他自己要出六十五万。
养了这很多兵,丁毅和部下们才知道养兵有多难。
难怪大明朝很多总兵出去,只带两千三千兵。
丁毅这边才两万多人,就要花费六十多万。
加上其他开支,引流灾民,吏员工匠工资,囤田囤堡沟渠等各种建设,妥妥接近一百万。
当然,其中衣甲装备是第一年花费最多,明年开始必然要下降。
虽然看起来要花费百万,但丁毅现在觉的没什么问题。
一是他登州收入也比较高,二是莱州的收入还没开始。
等莱州收入起来了,他再养一倍兵马都没问题。
登州收入前年就开始转正,有了赢利,当年钱没余下,余粮二十万石,卖了后,赚了几十万钱。
去年余钱五万两,余粮二十五万石,因粮价较高,卖后,余钱接近六十万。
现在杜如海手上,经过这两年的积余已经有两百十万两,另外存粮是保持每年三十万石。(并且每年都是吃陈余新)
随着登州囤田达到极限三十五万亩(丁毅自己囤兵囤的田),加上登州这几年发达的商业,收的田税,今年收入应该可以达到七十万两。
但这次一下子增兵这么多,开支也达到百万。
今年杜如海是不打算赚钱了,肯定小亏几十万。
等明年后年莱州的税和钱弄起来,那就是纯收入了,并且肯定会暴增。
如果两年内能弄到和登州一样的效果,那登莱地区,丁毅一年就能收入能达一百万两以上。
这要是丁毅能在小小登莱一年弄百万,那明廷一年三百万的税收就是个笑话了。
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