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下个月开始,我要每月产量十万斤。”丁毅道。
“怎么可能。”段高林瞪着眼睛:“大人你杀了我们也没有啊。”
每月十万斤,每天才三千多斤,你手上五六千人,随便弄弄都有的。
丁毅觉的十万斤都少。
马上又加句:“十万斤最少。”
“没这么多甘蔗呀。”段高林叫道。
丁毅这才想起,但他也不急,又陆续看了种甘蔗的地方。
回来之后,他叫来制糖的负责人段高林,二十几个小头目。
“我看了下甘蔗,没什么大问题,有些种的比较远,你们都不派人去拿,全部就近。”
段高林脸色通红,小头目们也不出声。
不过他还嘴硬:“全拿回来,还是达不到要求。”
“加大种植,改良种植方法。”丁毅虽然不记得郑成功在台时期,才输入了新的蔗苗,改良了技术,让产量提升了很多,但是他知道,万事只要肯想办法,总可以解决的。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出声。
丁毅又道:“明天我会公示各地,并派人宣读。”这是防止有人不识字。
大伙看丁毅,不知道他要公示什么。
“挑选种植甘蔗技术优秀的人,为管理人员。”
“我要成立制糖局”
“局长一名,副局长五名,不管来台多少年,不论在当地有多高声望,只要种甘蔗技术过硬,能改良制糖技术,都可以担任。”
段高林等人脸色更难看了。
“局长每月十两银子,副局长每月五两银子,每甲田只需交两成。”
啊,众人皆惊,相互看来看去,很多人眼光热切起来,两成税还是挺诱人的。
段高林眼珠子溜溜转个不停。
“凡能改良技术,能增加产量者,贡献较大者,视产量增加多少,赏赐良田十亩到百亩,赏银十两到千两不等。”
众人又叫,纷纷震动。
丁毅又道:“这个月暂停制糖,新建糖廍,我看了下,糖廍太少,很多工人都在休闲。”
“以后制粮局核定五千名工人,每天都要来上班。”
“上午七点到十一点(这里不用古代时间,省点百度时间。)下午十二点到五点,夏天到六点。”
“每七天,可以请假休息一天,轮流休息。”
丁毅把旅顺的工人制度改了改,侃侃而谈,并说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