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郑芝虎围攻的不是细作,是明人军将,但泉州无人敢在外面乱说。
荷兰人在泉州也有生意伙伴,和类似细作的人,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一些细节。
普特斯曼大喜,更加确定了要拉拢丁毅,对抗郑芝龙。
第二天,双方又聚餐。
丁毅故意道,台湾这地方马马虎虎,就是人口太少,不利于发展,而且有郑芝龙这个大敌在边上,不容易生活啊。
普特斯曼也道,咱们刚来时,很辛苦的,想各种办法迁移明人来这里,还要安抚当地土著高山族了,那些野人,很不服管教的。
丁毅则道,当用大炮和火枪好好教训这种野蛮人,又说,明人比土著容易训服,应该多移民明人。
普特斯曼更喜,觉的丁毅说的太对了。
双方都有意思加强合作,很快达成了协议。
东江镇最少每年为荷方提供两万斤生丝,两万匹丝织成品,茶叶一万斤。
荷方每年至少给东江镇提供三万斤白糖,十万斤红糖,十门24磅欧洲船炮。
双方价值不等处,补以白银。
总体算下来,按这个数量,荷方还得给丁毅一些银子。
但丁毅估计他们到时会多用砂糖来替换。
台湾的糖,日本和朝鲜都能卖在价钱,在明朝利润不高,但在日本利润挺高的,所以丁毅不怕多。
会后,丁毅单独会见了普特斯曼。
普特斯曼四十多岁,这次料罗湾海战大败,丁毅便问:“将军还能在这里呆多久?”
普特斯曼沉声道:“这次打了败战,估计要被调回国,但你放心,和你的合作的是东印度公司,不是我个人,协约永远有效。”
丁毅又问:“将军这年纪,怕回去没多久,就要退休了吧。”
普特斯曼脸色一沉,的确,他在公司里已经没多少希望,但这次与丁毅签了合约,不用求郑芝龙的令旗,他应该还能回去再干一两年。
丁毅三问,将军现在回去,每年能拿多少钱?
普特斯曼很奇怪他的问话,但还是回答了,如果不退休,大概能拿折合白银两百多两吧。
这点钱在欧洲并不算太多,当然,日子也能过的去。
于是丁毅道:“我想用五万两银子,换个东西,不知将军能不能办到?”
“将军有了这五万两银子,下半辈子应该不用愁了,那怕环游世界也足够。”
“五万?”普特斯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