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文武百官有谁能信?
甚至于,冷相都找不到一个反驳的理由。
冷相只能据理力争。在皇帝老爷子下旨之前,不能以排行资质一概而论,理应皓王,睿王二位皇子共同执掌朝政。有分歧之处,再由大臣们共同协商议定。
他还着重强调:皇上一向龙体康健,并无旧疾,相信不日即可醒来。
睿王不懂冷相的良苦用心,对于冷相的提议,竟然还诚惶诚恐地表示谦让,说自己不是那块料,想在这场激烈的夺嫡之争里明哲保身。
双方各自据理力争,从天不亮一直争执到将近正午,正不可开交之时,皓王夺宮的消息已经在上京城不胫而走。
百姓们闻之色变,背地里窃窃私语,自然而然也就传到了各个府上。
这可是要命的大事,谁都知道,朝堂之上站队的重要性,攸关全家性命。所以各个府上托门子剜窗户,各行各道,将消息传递进了宫里。
朝堂众人最初还各自心怀鬼胎,审时度势,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混在人堆里嚷了一嗓子,立即就沸腾了。
这令皓王有点措手不及。
他没有想到,消息竟然这样快就传了出去。尤其还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若非冷相一直针锋相对,此时怕是早就大局已定。
只要他掌控了监理国事的权利,一切都在自己股掌之中。轩王与睿王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大臣们齐刷刷地望向他,向着他讨要一个解释。
皓王也临危不乱,说这一切都是有人别有用心。自己也不过是为了保护皇帝老爷子的安全,稳定大局而已。
朝堂之上的争辩,输赢不是是非对错,而是权势的比拼。
冷相朝着睿王频频使眼色。最终,一直想要置身事外的睿王见势不妙,权衡之后,关键时刻,有了担当,请缨与皓王共同执掌朝政。
无疑,他的决定表明了立场。他即便不能力挽狂澜,最起码,只有他才能暂时牵制住皓王。不会独揽朝政,颠覆政权。
整个朝堂,紧随着皇帝老爷子的病重而变得紧张起来。长安的天只怕是要变了。
假如皇帝老爷子自此一病不起,未来的储君会是谁?
原本将宝押在麒王爷身上的大臣们,慌了。
轩王一党,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暗中筹谋,如何让轩王早点返回长安。否则,形势将大不益。
假如他能早点回来,根据立长的祖规,轩王继承大统也是民之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