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个李肃还真不老实。黄维怒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随即拿块长竹板打在了李肃脑袋上。这富家子弟忙捂着脑袋,那蟋蟀给跑了。等黄维转身后,忙去找那蟋蟀。庞统在一旁看得笑得肚子疼。
那李肃没找到蟋蟀,回到桌位上,身子向庞统侧倾,小声道:“你笑什么,我可是饱读诗书的。这些读来读去的没意思,以后我定要做大事。”
庞统装得很恭敬地点头,道:“日后李大哥有所成,别忘了小弟。”
李肃一本正经地坐直身子,道:“那当然。”
庞统虽是觉得这人不踏实,不过他在堂也大多心神游离,有时更是放一本书在桌下看。好几次都被黄维给发觉了,只是当堂不好讲他。后来,他发觉庞统看得都是他书架上那些不常用的《孙子兵法》、《三韬》、《六略》,就觉的这孩子的有趣。一次,庞统把一本《六略》放回了架子上,黄维正在一旁的桌边品茶,便问:“士元酷爱这些兵法?”
庞统随口道:“嗯,生在这乱世,不晓得兵法怎么行。”
黄维讶然道:“何为乱世?”
庞统心知失语,便解释道:“我看现在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那朝廷也不管我们死活,如果有人要造反怎么办?我正好学点兵法,今后可以保护县城里的老百姓。”
黄维听了忙点头,感慨道:“好,好!小小年纪已有悲天悯人之心,若是你喜欢这些书,尽管去看。”
他如此一说,庞统得了个自在,今后也不用去那私塾听什么课,他一个人研究如何开创伟业。他凭自己的记忆把三国时期的那些名将全部罗列出来,标注好所在郡县位置。对于那些有名的,譬如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太史慈、诸葛亮、周瑜、徐庶、郭嘉之类的猛将、智将,他在一旁标注了五角星记号,作为优先考虑。不过他心想:“按照县衙的户籍簿上登记的情况,我现在也就十岁,谁会来听我谈大业,而且大部分还没出道呢。现在也就中平元年七月,看来要等一段时间了。”
一个月后,黄巾起义爆发,城门张挂告示。庞统听闻后前去,人群如海,根本无法上前,唯有硬低下身在大人间穿梭,到了最前方,抬头看到告示上写着:“中平元年八月,贼头张角领黄巾贼,于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作乱,祸害天下。汉朝子民,谨防黄巾贼蛊惑,见贼传播乱言,煽动不法,告于官府者,赏钱千铢。”
庞统心想:“刘备、关羽、张飞该是桃园结义了,我这年纪是收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