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江东。”
饭要一口一口吃,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最后关头,越不能掉以轻心。
梁国国内也不是高枕无忧。
人口比例上,华夏占六成,夷狄占四成,一旦经历一次赤壁之败或者淝水之败,国中肯定会有人起兵造反。
不要低估这年头人的胆量,几千人就敢称王称单于,万把人自称天子的多如牛毛。
虽说大梁不会如前秦一般轰然倒塌,但南北朝的格局就此建立。
拿下襄阳、江陵这两个战略重地,根本用不着急着进攻,江东也就苟延残喘而已。
军情紧急,李跃也就不等朝廷决议了,该独断专行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犹豫。
如上次一样,太子李俭监国,王猛辅之。
驻扎在洛阳的五万黑云军,李跃带走四万,浩浩荡荡南下,同时传令庐州邓遐、淮州梁啸,攻打东关,给江东压力,让他们无法驰援荆襄。
迁都洛阳后,大军南下方便太多。
一出伊阙,数日间便进入南阳,与徐成所部会师,一起南下。
南阳一过,便近汉水。
前后行军不到七日,前锋已经到达前线。
而此时桓温返回武昌,正陷入三难之中。
南面,武陵蛮与长沙妖贼闹的愈来愈凶,围攻郡县,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其中,这帮人闹起来,成了气候,对荆襄的威胁也不小。
北面梁军正在猛攻襄阳。
东面,原本快要就范的江东士族又坚挺起来,将太后褚蒜子推到了前面,坚决推举司马奕上位。
皇帝司马丕躺在病榻上还没死,就已经被抛弃了……
关键时候,桓温犹犹豫豫的老毛病又犯了,干脆屯兵于武昌,静观襄阳、江陵之变,同时也能给江东一些压力。
望着地图上乱成一锅粥的荆襄,李跃冷笑一声,“桓温何其愚也,此时不来支援襄阳,反而顿兵武昌,贻误战机,荆襄必为朕所取!”
徐成道:“桓温定是想凭襄阳消耗我军,待我军疲惫,他以逸待劳,率精锐溯汉水而上,击溃我军。”
襄阳城之坚固早已深入人心。
秦彪、糜进围攻多日无果,桓温的确有在武昌按兵不动的底气,但这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的,想要东西兼顾,两头都占便宜。
只是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
“今时不同往日了,襄阳城保不了他。”李跃望着身后的牛车,在地面上轧出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