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幻想一下自己能在五十岁之前被推荐一下评选科学院的院士,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诺奖过。
因为以他的学术成就,距离诺奖实在是太遥远了。
作为当前学术界公认的最高奖项,拿到了这枚奖章就意味着获奖者可以在全世界都横行无忌,再也无需为科研经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他想都不敢想的奖章,眼前这位比他要年轻近十岁的学者却已经拿到了三枚!
三枚!整整三枚,刷新了学术界历史,创造新史碑的数量啊!
这如何能不让人羡慕?
沙发上,徐川笑着道:“谢谢,我也确实有些意外,没想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会这么破格,会同时给我颁发两枚奖章。”
闻言,陈文泽教授有些好奇的开口道:“话说两枚诺奖的话,应该可以携带28名家属好友一起参加诺奖的晚宴吧。”
徐川看了他一眼,笑着道:“你想去?”
听到这话,陈文泽摸了摸脑袋,嘿嘿笑道:“这可是诺奖晚宴,估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没参加过,肯定想去了!”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笑着道:“如果有多余的话,我可不可以申请一个名额啊。”
“当然,如果不够的话也没关系,到时候徐院士帮忙拍两张照片,让我也远程体验一下。”
听到这话,徐川笑了笑,道:“那就送你一个名额好了,两枚诺奖附带的28个名额我应该也用不了那么多。”
事实上,别说28个参加诺奖晚宴的名额了,就是14个对他来说都足够用了。
毕竟他的朋友虽多,但好友一直就那么几个。
这段时间为了找到治疗火星枯石菌感染的办法,眼前这位也的确帮了他不少的忙,代替他在主持国际火星生命研究项目,就当是给他的奖励好了。
听到徐川的话,陈文泽眼前一亮,快速的说道:“谢谢徐院士!”
闲聊了几句有关于诺贝尔奖的事情后,陈文泽将手中携带过来的实验报告一人一份递给了徐川和常华祥,开口说起了正事。
“关于火星枯石菌的研究,目前月华台科研基地遭受感染的人员都已经注射了免疫蛋白药物。除去此前受感染最严重的四名航天员外,其他人的身体指标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人的范畴。”
“至于刘杨和江新林的身体硅基异化结构,还需要等待后续的观察,以确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正常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