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挺直了稍许。
“是春二月,一支打算自梁地出发,前往草原奸兰出物的商队,于暗中招募护卫。”
“而我绣衣卫,早在太宗皇帝晚年,便在睢阳布下了不少探子,以备关东宗亲诸侯举兵作乱。”
“——先孝景皇帝年间,吴楚七国之乱平定,我绣衣卫得先孝景皇帝之令,暗中打探梁孝王起居。”
“后梁孝王薨,绣衣卫布于睢阳的探子收回了一些,但先帝担心关东诸侯有所反复,便下令在睢阳留下一些人,继续打探关东。”
说起陈年往事,周仁总是一副不带丝毫感情,完全客观阐述事实的淡漠语调;
但紧接着,周仁的语调便隐隐带上了些许自豪,眉宇间,也莫名带上了些许激动。
“春二月,听闻有这么一支商队打算远游,却又去向不明,睢阳的探子预感此事另有隐情,便分出五人,混进了这支商队。”
“春三月,商队自北地、上郡之交的山间小道潜逃出关,踏足幕南。”
“到春五月,于高阙西北百七十里,遭遇匈奴哲别部,与之易货。”
“——据探子回报,商队与哲别部一易,原价不过数十万钱的货物,便换回了三匹匈奴公马,外加二百匹老马。”
“据那梁商私下所言,这些马,尤其是那三匹公马,那梁商有门路卖给太仆,以换得千金之利。”
“于是,得获百倍暴利的梁商,萌生了就地调转,打道回府的念头。”
“便是那时,探子们自爆身份,并自作主张……”
说到最后,饶是对那五个胆大包天的下属感到无比自豪,周仁也还是难免心虚的低下了头,并适时的止住了话头。
而在周仁身前不远处,刘荣略显懒散的坐在御榻之上,手握竹简反复查阅间,听闻周仁这番描述,也不忘挑起眉角怪笑一声。
——这件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倒也复杂不到哪里去。
太宗皇帝年间,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情报机构:绣衣卫,在太宗孝文皇帝授意下,经监国太子刘启之手正式建立。
由于这个机构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应对关东宗亲诸侯可能发动的武装叛变,所以在绣衣卫建立后不久,探子、眼线们便大都被散去了关东各郡国。
而梁国,作为关中东门户在函谷关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及关中-关东往来沟通的桥梁,自然就成为了绣衣卫的情报汇总中心。
探子、眼线们在关东各国收集情报,再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