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独自在喝茶,没一会儿,后面就传来急匆匆地脚步声。
不用看,孙山也知道是谁了。
赶紧站起来,看到老当益壮,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洪秀才迎面而来。
孙山上前一步,行礼问好:“夫子,我回来了。”
洪秀才略显激动,摸了摸半白的胡子,连说三个好:“好,好,好。回来就好了。”
两人相互落座,孙山一点也不客气地说:“夫子,中午和晚上我在这里吃饭,好久未喝师母煲的老火靓汤了,在京城天天想。如今回来了,更是想喝。”
洪秀才乐了,想不到孙山第一句就提要求了。
没好气地说:“又来占为师的便宜,哼。”
孙山跳脚地说:“夫子,你这话就没道理了。师母老是叫我到家里喝汤,正所谓师母呼,应勿缓。师母命,行勿懒。”
洪秀才挥一挥手,无奈地说:“行了,让洪叔跟你师母说,保准让你喝到靓汤。”
孙山会心一笑:“多谢夫子。”
洪秀才才不想跟吃货聊吃,他又不是吃货。
把孙山拎到书房,问一问赴京赶考的情况。
实在太好奇了,如今当事人回来,洪秀才得让孙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孙山对上洪秀才“八卦”的双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又要讲故事,反反复复讲,实在无趣。
洪秀才听孙讲完全过程,特别是孙山有惊无险地最后一个上榜。
摸了摸胡子,有种道不明言不尽的感觉:“你啊,运气实在太好了。”
孙山也是这样认为的,点了点头说:“夫子,我的确有几分运道。要不是圣上增加录取名额,肯定落榜。幸好遇到了好时机,这不,高中了,成为进士了。”
洪秀才嘴角露出笑容,乐呵呵地说:“从院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每次都能赶上最后一个上榜,这份运气,我看史无前例。呵呵,阿山,说不定将来你就算再出息,使后人津津乐道的却是这份运道。倒四元状元,你还是第一个。”
顿了顿,摇头晃脑地说:“世上之事无奇不有,想不到我身边就有阿山你这样的奇人了。”
孙山瞄了瞄洪秀才,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
孙山怀疑自己就是大乾的“名落孙山”,说不定以后每一个落榜生都会把他的名字念一遍。
当然孙山不希望凭这点出名,更希望能做出为民谋福祉的政绩名垂千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