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浏览下去,看看本土猪是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的,他在大明这段时间,曾经惊讶于黑猪肉的好吃,一家做红烧肉,整个村子都能闻到香味。相比之下,现代白猪就是垃圾。
查了很多资料,杨凡大致上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其实和白酒一样,过去白酒都是粮食酿造的,过去全国绝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不用说,更喝不起酒。酒就是给有钱人喝的。
新华后,百姓的当家作主,消灭了那些剥削者,白酒行业是否还要存在,这是个问题。
当然百姓也有喝酒的需求,但是,当时粮食都不够吃,酿酒的就更少,怎么保证每个百姓都有酒喝,如果还是少量生产,给谁喝,不给谁喝。新的社会了,百姓人人平等,自然都有喝酒的权利。
我们也不可能把酒厂都关掉。
于是,酒精勾兑酒就出来了。
这样至少可以解决相对公平,粮食酒可以买的贵些,但是,勾兑酒绝对让每个人都喝得起。
华夏黑猪也一样。
华夏猪好吃,就和粮食酒一样,但是出栏要1-2两年,需要很多粮食。这种猪肉老百姓吃不起的。
当时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让多数人能吃得起肉,必须引进增肥快,出栏时间短,省饲料的外国猪种。
五十年代中国从苏联小规模引进了“大白猪”,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引进英国的“约克夏猪”,丹麦的“长白猪”,美国“杜洛克猪”等外国品种的猪。
而这些猪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全都是白色的猪。
这些猪经过数代的杂交、优化使其更适合在中国养殖,但需求量不大,一直没推广开来。那时还能看到大批的本土黑猪。
等到了八十年代时期,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猛烈的增加。
大家突然发现猪肉不够吃了,价格上涨的厉害,这时候这些“白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华夏本土的黑色猪,标准如果按照200斤出栏来算,需要养殖10-12个月,一些品种甚至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长这么大。
而一头外国白猪只需要5个月,就能长到200-300斤。
另外白猪还有更大的优势,相对黑猪来说,白猪“不挑食”,产出的瘦肉也多,饲养成本低,这样,养殖户赚的钱更多了。
由于对比太明显,在利益驱动下,全国各地,短短几年时间,由黑猪主导的国产猪肉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