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所空出来的豳州军大将军被杨广给了杨庆。
即将开启北巡大幕,豳州军也是随行大军之一,杨庆作为豳州军大将军,自然不敢大意,他征得杨广和宗正寺的同意,便让弟弟和儿子尽孝,自己则是回来尽忠。
杨集上前与杨广见礼,而后又一一施礼,之后在苏威之前落座,对面则是杨昭。
如杨集所料,杨广召重臣于此议事,主要是为了军事。
皇权的根基在于军权,要是军权旁落,皇帝要么沦为大臣所操纵的傀儡,要么被取而代之,而像杨广这样的「皇二代」,与「皇三代、皇四代、皇五代」完全不同,他们不但目睹自己的父辈于绝境之中奋起抗争、直至坐拥锦绣河山,而且深深地参与其中、跟着父辈一步一步的披荆斩棘、突出重围;所以「皇二代」往往都比长在安逸环境中的后代英明无数倍,同时也更明白军权对于皇帝的重要性。
经过「七十万」京兵的大整改、北方军府的摸底调查,杨广对于大隋军队的腐败、对于关陇贵族对军队的掌控力,感到触目惊心、寝食难安。
此时见到跑得贼快的杨集又回来了,杨广便环顾一周,说道:「人都到齐了,我有件事要说一说。」
停顿了一下,杨广目光望着杨集,直接向他问道:「卫王,你对凉州军整改得十分彻底、十分成功,不知你对府兵和募兵有何看法?简而言之,你认为孰优孰劣?」
此言一出,李浑、李仲文、于仲文、张瑾、辛世雄、荆元恒、赵孝才等关陇派将领顿时脸色大变。如果说京兵是关陇贵族长在大地上的枝繁叶茂的树干,那么遍布天下七百多个骠骑将军府则是关陇贵族的根基;皇帝现在这般询问卫王,难道是整改京兵之后,打算朝府兵动刀了?
其他人派系官员听了,心头更是大为紧张,他们也知道贵族和军府的关系。如果皇帝决定对府兵整改,于他们的派系利益而言,诚然是件天大的好事,可是上府骠骑将军府有兵一千五、中府一千、下府八百,按照平均一府千人算的话,七百多个骠骑将军府就是七十多万名士兵,皇帝一旦下定决定整改,本就十分微妙的大隋天下,极可能发生内战。
刹那之间,百福殿偏殿鸦雀无声,无论是哪个派别的人,都神情严肃、眉头深锁的看着杨集,生怕这个好战分子、皇帝之刃为了顺应皇帝之意,不负责任的将府兵贬得一文不值;他要是这么说了,皇帝犹豫不绝的心,恐怕一下子就会坚定下来。
若是这般,麻烦可就大了。
杨集也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