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张口结舌,过了半晌,方才省悟过来,并及时将到嘴边「矿藏能否交给民部和工部开采」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许多臣子的心思与苏威无异,但是杨广那句「交给少府监开采」,令他们不甘的闭上了嘴巴。
金银的价值早已得到世人认可,但是它们主要还是作为馈赠和收藏的贵重金属,与充当货币价值的铜完全不同。白银用作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几百年以后。但是金银的价值谁也不会否认,甚至大商人做大宗生意的时候,都用金银替代价值小、体积大、十分笨重的铜钱,所以现在的金银虽然不是法定货币,但它们在大隋王朝也是硬通货。
对于这些,谁不喜欢?
而青州的金银铜矿虽然不是立刻就能开采出来,可是正如杨广所言,只要人手足够,还怕开采不出来?然而羡慕妒忌恨的是这「座」储量丰富的矿藏交给了少府监督,所得金银铜都属于内帑,而非国库。
其实对于皇族、内帑与「民」争利的「小商贾」的举动,出自世家门阀的官员一直都抱着不满态度;他们认为皇族必须要有皇族的大气、气魄,生意什么的都不能做、都必然交给「民间」,尤其是卫王府的生意,最好全部拆分给「民间」,好让「百姓」发家致富;至于矿藏,那就更应该交给「国家」来开采了。但是此刻的卫王、皇族如日中天,你去动卫王府和皇族的利益试试?看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卫王,道王说这矿藏是你发现,并且让他针对性去找!可是据我所知,你根本就没有去青州,你这是如何发现的?」杨广好奇的看着杨集,问道。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这个杨集莫非有着天眷不成,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
杨集冷汗都快流下来了,他出列道:「圣人,我说我脑子里有一张遍布天下的藏宝图,圣人你信吗?」地理书对国内矿藏分布区域都有明确和详细的记载,说他脑海中有张藏宝图也不为过。
「你觉得我信吗?」杨广无语道。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杨集反问道:「我都没有去过青州,我又是怎么知道这个矿藏的?」
一下子,问题交给了杨广。
杨广也答不上来了:「……」
「臣时常和天下各地的商旅接触,听了太多太多的奇闻逸事,也知道许许多多稀奇事物,青州金矿就是其中之一。」杨集给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答案,然后又说道:「但是这个金矿还不能算是富矿。曾有人说世上最富有、最容易开采的
矿藏,当属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