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赢,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郝瑗在官面上,是从五品下的亲王府友,领的是朝廷俸禄,不过他兼任卫王府副总管之职,所以他的核心点还是卫王府。他和李大亮、朱粲、薛举、尉迟恭、宗罗睺、宋正本、凌敬、魏征、沈兴法等王府属官一样,他们只认杨集这个凉州系或卫王系老大。至于朝廷那些个官职、那点俸禄,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杨集有朝一日,势衰了,原先就是朝廷的阴世师、杨善会、张定和、张须陀、李靖、韦云起、萧瑀、王琮等人,或许被其他派系拉拢走;但是这些被杨集一手提拔于微末之间的人,是绝对不会离开的。
他们是杨集嫡系中的嫡系,一切都从杨集的利益考虑,之后才考虑大隋利益,如果两者出现巨大冲突之时,也会率先为杨集着想,而不是大隋。
这就是派系之别,以及派系之争的恐怖之处;关键还是在于派系的“魁首”,如果此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派系会将本派的利益与国家挂钩;反之,这个派系则会视国家为一头大肥猪,都想从中割下一块好肉,至于这头大肥猪是生是死,那就与他们无关了。
而郝瑗是杨集的谋主之一,听闻杨集意图挑起战争,心中的天平不自禁的偏向了杨集,希望杨集不要冒这个险。同样的,李大亮、沈法兴虽未说什么,可两人的心思与郝瑗毫无二致。
“我不会让隋军去打,而是让‘粟末靺鞨’去打。”杨集嘿嘿一笑道:“我看了忽赐泰上交的图纸,他说北夫余城四周虽是城墙,可城内建筑全部是帐篷;这种布局,与东突厥南汗庭白城十分类似,此外还有两条直通城北的密道。”
“突地稽的兄长咄罗当初挖掘这两条密道,是防止北夫余城被包围之时,可以派人从密道出城求援;必要之时,还能当成贵族们逃生的通道,这也是突地稽死守城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这两条密道倒是可以用来做一些其他事情了。”
杨集看着三人,沉声说道:“渊太祚不是想要北夫余城吗?那就让他们。”
众人闻言,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相顾片刻,都对方眼中看出了了兴奋之色,郝瑗思索片刻,向杨集拱手道:“大王,如今冰天地雪的,一旦突地稽失守,而我军又没有什么表现,渊太祚踌躇满志之下,定然率军入城躲避风雪。只要他们没有察觉这两条密道,那么北夫余城就是葬送数万高句丽军的坟墓。”
“若是高句丽北伐军全完了,那么我们光明正大的从突地稽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