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肯定答复的邓一荣等人相当的兴奋,同时也开始根据手上的掌握的情报,仔细的研究起作战计划来。
其实从连云港到清岛的距离并不算远,要不是平常时候他们对训练路线有绝对的控制,很容易就能行驶到胶州湾去了。
为了躲避鬼子的军舰,四川舰平常活动的区域基本都在沿海一带,绝不会轻易进入远海地区。尽量避免被小鬼子的舰队堵在海上。
邓一荣虽然有很丰富的相关知识,但是他手下这批的人,基本都是零基础起步,对军舰上很多东西完全是不理解的。
这样一支队伍,想要形成战斗力,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训练过程。
好在那年头的人,吃苦耐劳真的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邓一荣带着这帮人,没日没夜的操练。
从熟悉舰船开始,具体到每一个操作岗位,每一种机械设备,以及各种武器的发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劲的往这些人脑子里的灌输。
每个战士都有自己学习的专业内容,一个个真的是卯足了劲儿,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一切专业知识。
成长的速度快得惊人!
他们不但自己努力,稍有时间就会相互考校,印证。战友之间相互鼓励,支持,帮助,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专业团体。
邓一荣对这些战士进行仔细的分工,不同的岗位学习不同的知识,专心攻克某一部分。这样一来,他们学习的内容就会少很多,进步的速度也相当的神速。
经过两个多月的是艰苦训练,各舰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能掌握自己所在部分的相关功能了。
只是相互之间的协调还不够,急需要在战斗中去磨练,成长。这也是邓一荣急于求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光靠训练,决不可能训练出一支百战强军来,只有真实的战斗,才能磨砺出一支战斗铁军。
“鉴于这次作战航程不太远,我们的补给船就没有必要跟随了。”副指挥员提出一个建议。
实话说,他们的补给船不但没有任何作战能力,甚至连真正的补给船标准都达不到。跑得慢,跟不上主舰的作战节奏,还容易被敌人发现。
带上补给船,反而会成为他们的累赘。
“不光补给船不带,除主舰之外,其余的船都不用带。我们不是去打土匪,鬼子的任何一艘军舰,都比我们的附属舰只要强得多。带上这些船,反而会增加我们被鬼子舰队发现的几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