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汝南、扬州等偌大的地盘,那不是如三岁小儿持金过闹市么?
有鉴于此,吴普提前已看出袁术难逃败亡的结局了,既然江东早晚都会易主,那不如交给王政这位徐州牧呢。
故而陆绩一与之说,希望其能做些配合,吴普几回没有什么犹豫便当即答应,对他来说,相比提前结好王政的收益,触怒袁术可能会导致风险根本不值一提。
当然,有吴普这等识时务的聪明人,自然也有不识时务的蠢人了,前者陆绩自然会好言想说,许以重利,至于后者么,对于允文允武的陆绩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此时医生的地位可没有后世那么高大上,名医也不会多得些面子上的尊重罢了,本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着实一般,何况王政这边都快要起事了,陆绩更无什么顾忌,稍微亮亮刀子,威胁一下本人乃至其的家卷亲属,自然收拾的妥妥当当。
这时,一旁的乔绾突然插口道:“不管吴普是被何人说动,正所谓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王州牧,吴普这等名医甚至在你不自知的情况下便倾斜过来,可见如今寿春人心所向了。”
王熊大为赞同,连连颔首:“乔姑娘所言甚是,将军,凡寿春望族,人人均对将军翘足以望,江东百姓,更是急待将军彷如赤子之望父母,民心可用至此,将军心中宏图定然可得以顺利一展。”
王政闻言却显得十分平静,脸上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神情,喃喃自语道:“人心所向,民心可用...嘿,未免投的也太快了吧?”
一旁的乔绾和王熊闻言愕然,这等超出预期的进展哪怕不是欣喜若狂,也该有些沾沾自喜才对吧...
毕竟这种望风来投,不正说明王政和天军这几年来展露的势头正是蒸蒸日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有识之士看好了么?
怎地这般情况下,王政不仅没有欣然之色,反而有些肃然,凝重之态呢?
没办法,从起事一开始,在内心深处里王政就始终视两汉的世家望族为真正的敌人,什么重文尊儒起事不过是某一个阶段所需要的姿态罢了。
正因如此,计划进展的这般顺利,这般轻易,反而让他不喜反惊,更生出隐隐凛然。
因为若是按这个进度发展下去,扬州的确很快就会易主,且相比之前夺取徐州,这一次夺取扬州的过程明显迅速很多,付出的代价也要小很多,而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江东士族和本地将官势力对袁术的背叛太过彻底了!
但袁术对他们如何呢?说不上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