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使馆后,王政立刻招来王熊,周泰等人商议此事,研讨对策,还有一人,则是不请自来的乔绾。
“诚如将军之前所料,袁术帐下非无人也。“
王熊道:“杨弘身为他的第一谋主,能够发现将军的意图,且不过数日功夫,算是反应极快的了,只不过...”
“只不过此人不仅反应极快,心性也甚为果决,立刻便劝袁术以鸿门宴的方式诛杀将军,并且想出后续的收尾,其杀伐决断,远非一旁的书生可比,倒是一个高明人物。”
一旁的众人包括王政在内,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自家人知自家事,王政知道自己的成功一方面有赖骑砍系统,一方面则是因穿越的先知先见,论起政治能力上,即便数年熟练,实也不过中人之姿,因此他从没有因为眼下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过。
也因为这一份自知之明,他也从来就没指望用一招“瞒天过海”便可以将寿春上下全部哄住,他对江东的图谋,对袁术的盘算,迟早会有人发现。
如果说陆绩的纳头便拜是意外之喜的话,那么杨弘的反应迅速倒属于意料之中了。
只是杨弘居然如此的果决,放弃“采用别的应对方法”,单刀直入,直接劝说袁术擒杀王政,委实就有点令人心惊。
对方虽然也用了所谓的“孙贼余孽”来作为背锅对象,想要化解“一旦诛杀王政”后徐州势力的反噬,其实这却是纯粹的异想天开了,以郭嘉、徐方、黄忠等人的聪明才智,若是王政当真有何不测,不用多久必然便能发现真相!
王政相信杨弘心里恐怕也清楚他这招“李代桃僵”未必会有多少效果,只不过在袁术面前没有明说罢了,而对方在清楚的情况下,依旧做出这样的决断,须知徐州和扬州乃是邻国,无论水陆都极为容易进入九江,且徐州这两年发展兴旺,又得了北海、泰山一个商业大郡,一个天下兵源,有识者大多都能推断出王政麾下兵马如今起码接近十万。
只不过是因为徐州本身地形缘故需要四方镇守,牵扯了大半,才会经常出现外战时捉襟见肘,兵力不足的情况。
可要是王政这位主帅真的被袁术所杀,那这十万虎贲再也不会去考虑北面的袁谭和西面的曹操了,一旦三军缟素,将兵悉起,举州南下,对寿春的威胁绝对要远超前的孙策叛乱!
再加上夏侯惇如今还在汝南边境虎视眈眈,扬州军极可能会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危险中,杨弘却还做出擒杀王政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