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给了公文,日后自家若是想要得下此处,便有失道义了。
只能说古剑毕竟是真正的少年人,有时候心思也单纯了点。
“人无信而不立,本将既然答应了,当然就要做到!”王政摆手道:“此岛若在张崇岳的手里,本将自不会夺,可若有一日,世上都无了此人...”
看着古剑,王政森然一笑:“那本将再去取时,又怎算失信于人?”
古剑恍然,旋即躬身出堂。
这时郭嘉沉吟了会后,突然开口道:“主公,咱们水军初创,未成气候,如是助管承火并张崇岳,未必有必胜把握啊。”
“若是和此獠彻底撕破脸,就算我军顺利攻取了北海和东莱,恐怕日后沿海匪患会有加剧之像啊。”
这点道理,王政岂会不知?
早在决定借力渤海群盗之时,王政就想到了将来可能会因而出现的难题。
海盗狼子野心,可用而不可留。
如今天军水军力量固然不足,但是解决敌人的方法未必只有动武一途啊。
王政没有立刻回答,闭上眼睛,好一会后睁开来,瞧着正凝视他的郭嘉道:“几位大儒教政读书,近日恰好读到了《晏子春秋》。”
郭嘉先是愕然,旋即欣然道:“将军乃青州出身,说起来亦是齐人,读晏子之书,想必颇有所得。”
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人,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此人乃是天朝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名陈。
“那主公读到了哪一卷?”郭嘉又好奇地问道,《晏子春秋》共八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
王政笑了笑,淡淡地道:“内篇谏下。”
两人对视顷刻,郭嘉突然笑了起来:“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哈哈。”王政踏前一步,双目射出如电神光,注视着郭嘉,轻拍他肩头赞叹:
“先生不仅博闻广记,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如此聪慧,真天授也!”
以谋算杀人,兵不见血,却足以诛心,二桃杀三士便是其中典范。
南长山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