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则是设军翼。
这个倡议是由王政主动提出,却在一开始受到文臣方面的极力反对。
无他,所谓军翼,某种意义上便是王政穿越而来的后世天朝的军区,即根据地理位置和战略方向设置的军事指挥机关,既负责平时部队整体建设及战备训练, 又负责战时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可谓是战训一体,军政合一的军事指挥管理模式。
而在张昭、祢衡这等有识之士看来,这种军翼模式一旦管理不善,必然会出现军阀化的后果,甚至让徐州内部的郡县分裂,直接上演了如今天下的混乱。
如今的大汉乱世, 不正是由于朝廷本身威信、控制力在下降的同时, 因为叛乱频频, 无奈将权力下方,让各州的州牧,刺史开始自主地方的行政大权,更能自行募兵,才导致的吗?
而实际的历史上,实行类型制度的王朝,也几乎都在王朝后期出现过这类割据的问题。
如唐朝中央强势时,无论是早期的行军大总管,中期的都护府都问题不大,可到了后期的经略使和节度使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北魏的六镇也同样是军区模式,建国一百多年都没什么问题,更在“防备柔然,拱卫首都”上一直起着十分正面的作用,可自孝文帝驾崩之后, 不过短短三十年, 这个庞大的王朝便因为“六镇治乱”而彻底崩塌。
当然, 这种军制能始终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自然有其优点、正面的方向,而且在一个势力的新起期到兴盛期,无论是君主还是中央本身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威信时,也基本不会出现“弱干强枝”的情况,所以在王政一意孤行之后,张昭,祢衡也只得暂时接受,却暗自将此事记下,不仅要时刻关注,更留心要在后期继续劝服王政。
而在王政看来,有系统锁定忠诚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却是最为适合当前徐州这等四战之地的。
只要他在世一日,便永远不用担心功高盖主的问题,他只希望手下越有能力,越是出色,便越是好。
而按照王政的想法,如今的徐州他便准备设立四翼,分别是琅琊县、泰山赢县、彭城以及下邳东成, 分别以徐方、吴胜、于禁、潘璋等四人驻守。
当然, 各地驻军不一,情况不一,皆由武将总镇,军政合一,按王政的想法,也正好借此把徐州的张昭直接调来下邳。
大致方向定下来后,王政瞧了瞧天色,道:“今日天色已晚,就先到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