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哨骑回禀之后,王政仰天大笑,在郎朗晴空不断回荡。
“既如此...”他振衣,起身,按剑,下令:“击鼓,召将!”
刘备既然还没收到风声,如今城内逐项事务也大抵善后,那便可以放心出兵了!
“喏!”
半个时辰内,三通鼓毕,诸将齐聚。
“三日之内,大军悉起,开拔下邳!”
一石击破千层浪,此言一出,众将神色各异,大抵都是振奋。
无论吴胜、潘璋,还是新附的臧霸、昌豨,都清楚王政来郯城本就是走过过程,主要目的还是要和袁军两路回合,彻底将刘备赶出徐州,到那时,他这个郯城之主,甚至说徐州之主,才算做的安稳,更是实至名归。
“糜芳何在?”
王政早先整顿吏治,设置有捕盗司,劝农使等,专职各城州县的捕盗以及劝农事宜,正好陈登原本便是劝农校尉,王政便暂时原封不动,继续让其为郯城的劝农长官,但是捕盗这块,因为兼顾着细作、情报的事宜,虽然自入城以来,陈登表现不错,而且其才名王政亦有耳闻,不过不知为何,却总觉对着清雅少年不太感冒,更难提信任了,所以捕盗这块,斟酌再三,王政还是先让糜芳暂时负责。
话音未落,一人跨步出列,正是糜芳,他躬身顿首:“臣在。”
“大军出城后,附近诸城,无论良城、司吾,乃至厚丘,若有动向,随时向本将汇报。”
“喏!”糜家本就在徐州各地设有商行,驿站等,人手多,渠道广,打探消息本就有先天优势。
王政颔首,吩咐他退下,又问道:“吴胜何在?”
“末将在。”
“最近彭城、琅琊如何?”王政问道:“徐方、于禁等人如今到哪里了?”
吴胜若在身边时,除了天诛营的统领外,更是当仁不让的亲兵队长,接待来往信使也是其中职责。与三郡的联系,也大半归他负责。
当然,王政岂会不知信中内容,他无非借吴胜之口,告诉诸将听闻。
“禀将军。”吴胜道:“徐方昨日曾派来信使,大军已抵至取虑,若无意外,咱们近日出发,应是前后脚的功夫到达下邳。”
“至于于禁,尚未有消息回传,若按行程推算,此时应该快接近襄贲了。”
“另外。”吴胜补充道:“今日刚得消息,泰山郡万事太平,曹军并无异动,且在不久前,将比邻泰山旁的济北郡卢县驻军,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