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义从影院经理拿到的数据来看。
《那些年》的票房,很惨淡!
在首都这样的大票仓,在上映首日这样的黄金时间,《那些年》的上座率,居然才不到三成。
虽然这个数据没有包含观影高峰期的黄金场,但也绝对算不上好。
作为对比,恋爱通告的上座率是四成多接近五成,等再算上黄金场,整天的上座率毫无疑问会破五成。
而且人家的排片率还远远多于《那些年》。
虽然这仅仅是四九城一地的一条院线上座率情况,其他城市其他院线还不一定。
但两部电影,现在的境遇确实没法比。
最直接的,人家能在政协礼堂开发布会,然后还有一大堆媒体粉丝扑捧场。
《那些年》却只能在电影院,选观影高峰期的时间开首映发布会。
目的,就是为了让首映发布会不至于过于寒碜和冷清。
首映发布会结束之后。
回酒店的路上。
“哇!好神奇,我们拍的电影真的上映了,还有这么多人看,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汪冰冰像只百灵鸟一样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其他人脸上也都带着兴奋激动的笑。
毕竟,《那些年》的质量摆在那儿,在看完电影后再进行的发布会,自然非常热闹。
观众很热情,媒体记者也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这样的气氛下,这群大部分还是首次接触电影的人,自然会为此感到高兴。
看得周子义都羡慕了。
果然,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最让人羡慕啊!
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也不至于像周子义这么愁。
毕竟,除非电影非常火爆,不然,票房是高是低,对他们影响都不大。
票房高,他们不会多拿一分钱。
票房低,他们也不用为此背锅。
倒是周子义,除了要为自己的导演生涯担心外,还因为之前过于自信,把导演费、编剧费、片酬啥的,全都折算成了票房分成!
总计三个多点。
还签了对赌协议,必须票房过四千五百万才生效!
这协议,也不能说公司苛刻,毕竟四千五百万都不一定能保证电影回本。
但也绝不容易,毕竟导演处女作票房记录才四千六百万。
皱着眉头回到自己房间,周子义正打算熬夜等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