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自己的情况,又让村里的“乡村医生”写了看法。
杨德贵还一直叫着自己没什么文化,更没什么文笔,写不了什么好东西。
高源要的就是真实感受,真听真看真想法,要什么文笔,越没文笔越好。
王汉章嘴上说不敢自己乱动,但还是派人帮高源收集各种数据。向上头汇报的时候,单拿主观感受说话肯定是不行的,还是需要有客观数据作为依据的。
这样一统计,农民医疗支出的增长和年收入的增加比例就出来了。这一看,连王汉章自己都吓一跳。医疗支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家庭收入增长速度,怪不得会有因病返贫的事情。
既然事情是高源先挑起来的,邱新泉直接电话打到了他们县里,要求高源和他们新的卫生局长去首都开会。
于是,高源带着一大堆信件和数据,匆匆赶到首都去了。
其他人则在当地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会议上,各个领导还有各方专家都发表了意见,说什么的都有,意见不是很统一。
最后,轮到高源发言。
高源站了起来,本来他是准备好稿子的,可拿了起来,却又放了下来。高源看着会议室里的一众领导和专家,他顿了顿,才恳切地说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同志。”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从56年回乡到现在,在农村从事医疗工作30年了。前两年虽然调到县里筹建中医院,但我只要放假就会回农村,我是真真切切看到了这些年的变化。”
“让农民吃饱,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农民真的逐渐能吃饱饭了,大家的日子是真的好过起来了,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可农民也是是人,也是吃五谷杂粮的,所以没有人会不生病。可现在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把很多患病农民又拉回到吃不起饭的地步了。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是摆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面前最大的一道难关。”
“农民有什么?他们没有单位,没有人会帮他们报销医药费。土地是国家的,宅基地是集体的,他们想卖房卖地治病都做不到。小病靠熬,大病看命,我看过多少人因为做不起手术而选择在家里等死。”
“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已经付出太多太多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大步踏上富强的道路了,可如果这条路上没有农民的富强,那这条富强路还是完整的吗?如果没有农民的付出,这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