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绣娘,难道是全都腾不开手了吗?
想想也绝无可能。
所以这一次进京,不成功便成仁。
更有可能……即便成功,她也没什么机会,再回到江安县,回来姜家村了。
自然是要把能带走的、需要带走的,全都一并带走。
姜安宁此时倒是颇有些庆幸,安夫人算是赞助了她一笔巨款。
因为当初打赌的事儿,那件儿四扇屏,足足卖了超出它本身价值十倍的价格。
如今她也算得上是家底丰厚。
当然,她也清楚,这种家底儿丰厚,大概也只是在江安县的范围内。
真的出去了外面,就她这一点积蓄,只怕还不够人家一顿饭的花销。
只希望京城那个地方,赁租房子的价格不要太贵。
否则这钱,只怕是要全搭在租房上了。
也得多想想进项才是。
前段时间,朝凰绣坊还真就来了个跑船的商人。
说要买一些绣帕。
给了定金,订购了一千条帕子。
没有指定图案。
让她们尽管自由发挥。
宋尧病着的这段时间,姜安宁做主,招了几名年轻的绣娘进来。
拜杜春雪那些个碎嘴子所赐,经过她们的一番嘲笑,处处与人说,她多么多么的能吹嘘,肯定是个骗子之类的。
倒还真就让不少的人,知道并记下了她的名字。
不是因为赵海那一摊子烂事儿产生的怜惜同情而记住她。
而是因为,她是绣娘姜安宁,记住了她。
后来圣旨钦点,江安县第一绣娘这事儿一传开,不少人开始相信起,之前所怀疑的,做绣娘可以赚到钱这事儿。
有人便主动想上门来,问她收不收徒,她们也想跟着学绣活。
姜安宁从前虽然想过办个学堂,专门教那些女孩子们,学习苏绣,往后有个能傍身赚钱的本事儿,就算是在婆家过不下去了、受欺负了,兜里头有钱,手上有本事儿,也能有个离开的底气。
但因为这道突如其来的圣旨,她也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和精力,再去操持这件事儿。
索性也就搁置了。
后来有这么些人找上门来,她才又重新生了心思。
经过重重筛选、考察,最终留下来的,总共有七个姑娘。
姜安宁便把绣帕子这事儿,交给了她们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