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认为,大宋就有资格激进起来。
金国虽然分裂了,可分裂之后的金国,依旧拥有着远比大宋更广袤的领土,金强宋弱的格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高丽、新金对大宋的亲近与臣服,于实质上对大宋又有什么帮助呢?
更何况,金国还出让了临洮给西夏,使得西夏与大宋重新接壤了。
西夏一旦与大宋接壤,便是心腹大患。
当初大宋奈何不了西夏,现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就能对付西夏了?
简直是胡闹!
所以,他觉得他的选择并没有错,大宋就该韬光隐晦,坐看风云变幻,不要轻易涉入乱局。
虽然他早就知道赵瑗这位官家个性比较坚毅,即位之前就表现的对金国比较强硬,但也不是太过分。
汤思退觉得,等赵瑗真正即位,看清楚内忧外患,再有沈相、魏相还有他们这些老成谋国的贤臣劝谏辅佐着,会成熟起来,稳重起来。
可他没有想到,当真成为皇帝之后,这位赵官家却变得愈发激进了。
原本,主和派占据了朝堂最主要的声音,官家孤掌难鸣,还是能被他们摁住的。
谁料,现在却被打破了这种局面:武将们得到了重用,并且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发声,文臣产生了分裂,一部分主和派随着天下大势的变化倒向了主战的立场。民间的声音也直接传进了官家的耳朵,使得官家明白,他并不孤单,他底气十足。
官家如今的声望,甚至比一手重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高宗皇帝还要高,逼得他们只能步步退让。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我要不要重新做一个选择?
汤思退隐隐觉得,皇帝西巡,只怕并不只是为太后祈福那么简单。
而他,正好可以趁皇帝不在京中,好好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应该重新做一个选择,那么趁着官家不在京中,也可以顺势调整过来,等官家归来,也就自然而然了。
坐着轿,一路往家中赶去,汤思退便在轿中认真地思索着。
但是在他心里,还是认为大宋积弱,弊端无数。官家意图清理冗官、革新军政,恐将会遭到强烈反弹。
即便这些新政能够得以贯彻,也需要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贯彻并得到稳固。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个弹丸之地的新金还会存在吗?
西夏与大宋在这十年间,会不会在西南重启战端,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