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命?”
卢承泽看罢,绞尽脑汁,引经据典,给自家佥宪充分补足了注解,再度发付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看罢,马上也写了十六个字。
滕寺正看了,只好提起笔来,又为自家少卿做详细解释。
杨沅和赵世平隔空斗法,可把卢承泽和滕藤两个人给累坏了。
判案书被反复驳回三次,依例,必须换人再审。
由于张宓之案影响太大,大理寺这边一开始就是由大理寺少卿赵世平牵头审理的,这时候总不能找一个官职还不如他的官员去复审吧?
于是,此案就移交到了大理寺卿吴书这边。
吴书作为大理寺卿,主持整个大理寺的工作,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亲自断案了。
这一回他抖擞精神,详尽查阅各方证据,依旧得出了与赵世平相同的结论:编管发配。
不过,为了息事宁人,吴书大笔一挥,把发配地点从新州(今广东新兴)改成了儋州(海南岛),环境更加的恶劣,算是让了一步。
大理寺这边已经是由大理寺卿亲自主审了,而都察院这边则还有回旋余地。
老奸巨滑的朱倬因为三次驳回了大理寺的判决,也把此案易人复核了,不过他自己没接手,而是转给了左副都御史肖鸿基。
这肖鸿基是万俟卨一手栽培起来的心腹,在清理万俟卨一派势力时的漏网之鱼,隐藏颇深。
案件转移到他手中后,肖副宪马上不耻下问,请来杨沅询问他驳回的理由,听杨沅一番慷慨陈辞之后,肖鸿基深以为然,于是再度驳回了大理寺的断案书。
大理寺卿吴书看罢回函火冒三丈,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衅。
于是,如同杨沅和赵世平之间隔空斗法一般,吴书和肖鸿基也隔空斗起法来。
这时,被关在牢中的张宓、高玉珩、王加逸、何逍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风声,于是不约而同地翻了供,他们说是受到都察院严刑拷打,这才被迫认罪。
吴书立即据此为由,对都察院发起反击,并把刑部拉下了水。
刑部尚书析折是保守派,对杨沅这种激进分子本来就不感冒,自然是乐得插上一手。
这时朱倬坐不住了。
这是一场较量,是对刚刚建立的都察院权威的挑衅。
失败了,三法司里,都察院将成为垫底的存在,再无威信可言。
再者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在看着呢,这个时候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