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热泪盈眶。
洪武年间的太监真是活的太惨了,说白了,在洪武爷的眼皮底下,这些宫里的大太监还真不如东厂的一些番子过得强。
说句题外话,朱樉原本的初衷是想打探一下吕舒的过往,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环境造就出了一个疯癫的女人。
结果阴差阳错,在他得知了这群太监的处境,心想着发扬一下雷锋精神,秉持着能帮一个,是一个的原则。
结果误打误撞,让他的苟伴当收买人心的工作比以前顺利了不止一百倍。
看着王安偷偷抹着眼泪,马承恩笑而不语,冲着他招了招手。
王安跟在马承恩的身后,顺着小道来到了宫里的御膳房。
马承恩轻车熟路,领着王安来到一处偏僻的小院。
院子的角落里有一间柴房,这间破旧的柴房外面积满了灰尘,看起来年代久远,很久都没人使用过了一样。
马承恩指着这间废弃的柴房,向王安介绍道:“这里是紫禁城的西北角,原本是鞑子在金陵城的江南行宫。”
“万岁爷,当年命李太师和诚意伯填燕雀湖,新造一座紫禁城。”
“就把这里的江南行宫给拆了,只有这间废弃的柴房还是原样,保留了下来。”
“据说这里,还曾经住过一位元朝的王爷。”
“元朝的?王爷?”
王安的脑海中立马出现了一个人,跟金陵城的旧称建康,有关的元朝宗室只有那一位了。
于是他脱口而出:“元文宗图帖木儿……”
具体点来说元文宗不是住在建康,而是被元英宗流放到了这里。
在大明朝开国之前,元文宗刚刚登基,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居住过的建康城改为集庆路,取自汇集喜庆之意。
听到王安说出了元文宗的名字,马承恩的脸上满是笑意,他说道:“这黄公公干别的不行,跟在万岁爷的身边日子久了,这看人识人的眼光也练出来了几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你王安果然是一个可造之才。”
“也不枉咱家费了一片苦心,把你带到这里来了。”
“黄公公?”王安还想问一下,那位黄公公该不会和他早前栽赃的是同一个人吧?
还没等他开口,马承恩就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房门上一把生锈的铜锁。
柴房的大门一推开,王安就看到一幅令他终生都感到难忘的画面。
内廷的二十四衙门,十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