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方下凳:“姑姑,刚琢磨的。”该装逼得装逼,出头就要争朝夕。
亨利更是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这个“外星人”,然后安静了下来。
一个不到六岁的音乐神童在发国巴离高等国立音乐学院写了一首很棒的歌曲并现场演唱的神话不胫而走。
刘望香被院长召见了。
“密斯刘,那个孩子是你带来的?”
“啊?是啊,院长先生。”
“那个,我们能不能让他入学呢?”
“他……还不到六岁,不符合我院的规定啊。”
“哦,这个啊,我有权批准。我们也要灵活的嘛。”
刘望香明白了。学院这是看上自己侄子这个天才了。可自己也只是临时监护人,说好的孩子在这里一年的时间也快到了,自己无权替孩子或者他的父母作出任何决定。
“院长先生,我无权替他决定什么。我或许可以问问他的监护人和他本人的意愿。”
“好好好,我希望听到你的好消息。”
回到家里,刘望香就让小刘方把歌曲的曲谱和中文歌词写了下来。至于自家侄子为什么会谱曲、写字,她连问都没问。都会弹钢琴了,说不准是进行了早期教育吧。然后,她发了一封国际加急信件,说明了方方在学院引发的轰动以及学院想特招的意愿,并且把歌谱一起附上了。询问刘招夫妻俩的意见。
刘招夫妻俩接到信件的时候傻眼了。
这孩子又惹事了……不对,又妖孽了?也不对!
总之,那是又惊又喜,百感交集,真不知道是该自豪还是该责备自己的儿子。特别是陈茜更是想要见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儿子。这马上就要能见到的儿子,似乎有点要飞的意思啊。
最后,夫妻俩还是做了决定,既不支持他在那里就学,也不支持他马上回国,先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吧,这孩子太鬼了。至于这份歌谱就由陈茜寄给了当下国内最有名的《当代音乐》编辑部。
商量已定。第二天,刘招特意到邮局打了国际长途电话。
接电话的刘望香听到刘招要征求刘方的意见,不由一愣,但也觉得不突兀,毕竟西方环境下生活的人都很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
刘方其实早就考虑好了,他告诉爸爸,自己想一个月后回家。在他私下的想法里,他想利用剩下的一个月进一步熟悉一下巴离和发昂斯国文化。
刘招一听,一个月后就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