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进一步融合,导致恒星无法形成,导致整体恒星数量相比起正常河系少了这么多?
一番计算之后,韩阳发现,如果要通过质子衰变效应,将恒星数量降低到如此程度,那么,质子的寿命应该在10^20年之内才行。
但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韩阳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如果真的存在质子衰变,那么质子的最低寿命,也应该在10^33年以上。
两者之间差了十几个数量级。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原本这个猜想应该被舍弃了。但韩阳再度发现,假如将质子寿命认定为10^20年的话,这个河系之中其余一系列的异常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
甚至于有关黑洞喷流的一些异常都能得到完善的解释。
这让韩阳再度大惑不解。
什么情况?
数学计算、理论预测与实际现象如此吻合,这似乎并不能单纯的用巧合来解释。
这似乎在暗示,在这个遥远的星系之中,质子的寿命似乎真的是10^20年。可是在太阳系之中,韩阳又可以确定,质子寿命至少在10^33年以上。
难道质子的寿命也存在变化?在我这里就衰变的更慢一些,在那里就衰变的更快?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种不同?
思考之下,韩阳最终将目光注视到了那个隐藏在星系核心的庞然大物之上。
“莫非……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场?”
有关于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算到了此刻韩阳都还并不清楚。他甚至于还未能完成引力子的量子化,更不要说将引力也统一到一种力之中。
但这不影响他假设一下这个结论。
“如果是超强引力场的话……我倒是可以进行一些试验。”
在太阳系周边并不存在黑洞。
小黑洞都没有一个,也没有中子星。不过白矮星倒是存在几颗。
“白矮星周边的引力场也十分强大。不如在那里做个试验试试。”
韩阳下定了决心。
要探测质子衰变,需要一种和探测中微子相同的科学装置。
中微子望远镜。
事实上,中微子望远镜这玩意儿最初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观测质子衰变的。不过质子衰变现象没看到,反倒是观察到了中微子,由此这玩意儿竟然成了探测中微子的专用工具。
但中微子望远镜有一个硬性要求,那便是必须要位于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