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是长孙国舅。将来再说,这里暂时依中州定级别,所有俸禄翻倍。但没有职业田,一切都用钱、米来折算。”
这时,村长已经给所有人开完会,布置了任务。
初期这些村子是几乎没有产出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先建村,同时大量的种植桑树。已经从江南各地运来无数的桑枝,各桑佃户都是专业人员,他们会带着倭民们去种植桑树,秋天的时候,会送来第一批蚕纸。
真正开始有收益,至少要到明年的春蚕收获。
柳木与崔一叶来到了村长的屋,崔一叶首先开口:“从长安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吃得不如长安,住的不如长安,可有怨恨?”
老村长一抱拳:“说不上什么怨,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家中已经没有存粮度日,这里虽然屋子不好,但想来两年三年之后可以建新屋,或是还可建砖屋。这个村子周边看了看,三年时间陆续种上十万亩桑林能行。”
“恩!”崔一叶并没有表明身份,继续问道:“这十万亩,管得过来吗?”
“我和两位老桑户议过,之前差不多一百户能精管一万五千亩至一万七千亩桑林,这里要想精管,至少需要再增加三百户。但这里水土不错,这一村的收益也不会差。”
老村长已经知道,这村子的收益如何分配。
也确实是,他们从平民变成了富户,佃农说是变成平民,但好好经营上数年也小富之家。
三个字,有盼头!
崔一叶再问:“倭人好管吗?”
“好管,他们一认粮,有粮就听话。有几个刺头也好收拾,我家小儿子从军中给派了回来,还给了一把好刀,就凭他手上一把刀,那几个刺头反倒成了最听话的。”
“恩,就这办,听话的给吃,不听话的打到听话。若是遇到打不动的,有人替你们去打,管教个个都要听话。眼下还没有开始作工,也别太和气了。这作工不下劲的轻则减粮,重则受罚,这规矩要定严了。”
听着崔一叶的交待,老村长不断的点头。
柳木只问了一句话:“粮仓建好了吗?还有,差别供粮可有人不服气。”
“没,这些倭人那里见过白花花的精米,他们之前吃的还不如猪食。小老儿见了配发的粮食,莫说那些阵年旧粮,还有饴糖残粮,怕就是酒糟都比他们之前吃的好。小老儿与几位村老商量过,多干多吃,少干少吃。”
柳木点点头不再问话。
因为接下来,具体管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